黃精性平、味甘。歸肺、脾、腎經(jīng)。具有養(yǎng)血補心,滋陰養(yǎng)肝,健脾補中,潤肺生津,補腎納氣,補五臟之虛損,充氣血陰陽之不足等功效,是全能的強身健體冠軍。全國黃精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以泰山黃精入藥,藥性最佳。
泰山黃精為滋補強壯藥,主要用于病后體虛、乏力、心悸、氣短、口咽干燥等癥??捎糜诠谛牟?、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多種病癥的治療。黃精的一般用量為10~20克,鮮者30~60克。
《本草綱目》說:“黃精補五勞七傷,益脾胃,潤心肺。肺燥津虧,咳嗽咯血,與黃芪、丹參、百部等配伍;如郁熱傷肺,余熱未盡,與沙參麥冬湯配伍。
另外,黃精還具有益氣固表止汗,鎮(zhèn)靜止咳作用,遇有因頻咳影響夜間睡眠的患者,隨癥加入黃精(重用30~40克),具有顯著的效果。
黃精補氣養(yǎng)陰,性潤而柔,善補五臟虛損,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陰血不足所致驚悸怔忡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用黃精30~50克,可明顯減輕心悸、失眠、低熱、多汗等癥狀。
采用解郁寧神治法,以黃精為主藥,配郁金、茯神、丹參、酸棗仁等治療失眠60例,取得較好療效。
肝郁血虛,口干口苦,久不者常與沙參、麥冬、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白芍、郁金等同用,亦可囑咐患者用黃精、薏苡仁、大米、大棗等煮粥食之,有利于康復(fù)。
《日華子諸家本草》:“黃精益脾胃?!背S糜谄⑽柑撊?,抑郁不欲食,面黃肌瘦,神疲乏力,脈象虛弱等癥。
若脾陰不足所致的食后脹滿,水谷不消等癥,常以黃精配太子參、石斛、麥冬、山藥、陳皮、炒麥芽等。
若郁久體弱,中氣下陷伴胃下垂、內(nèi)臟下垂患者,與黃芪、黨參、大棗同用,健脾補中,升陽解郁,有相得益彰之效。
現(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黃精主要含有黃精多糖、生物堿、木質(zhì)素、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等化合物,可改善記憶能力,黃精多糖可改善腦缺血引起的代謝活動障礙,減輕自由基對腦細(xì)胞的破壞,維持大腦正常的生理功能。
泰山黃精作為泰山“四大名藥”之首,被古人謂之“仙人之余糧,益壽之靈藥”,作為知名道地藥材、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列入《中國藥典》。韓太醫(yī)品牌聚焦泰山黃精產(chǎn)業(yè),將“藥食同源”的黃精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jié)合,推出了擁有多項國家專利的黃精復(fù)方產(chǎn)品,致力于成為黃精制品的領(lǐng)導(dǎo)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