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五術(shù)”中以風(fēng)水術(shù)的派別最為繁多。中國風(fēng)水術(shù)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形成了諸多的流派。原則上可分為兩大派,即形勢派和理氣派。兩個派系下又有諸多的小流派。
不管你要學(xué)習(xí)哪一派風(fēng)水,都離不開周易八卦學(xué)說、河圖洛書理論、陰陽五行及天干地支知識,這是風(fēng)水學(xué)的入門功夫,或者把它統(tǒng)稱為理氣基礎(chǔ)。
一、河圖、洛書與八卦
“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摘自《易經(jīng)》),可以說河圖、洛書是整個華夏文明的源頭,正是有了龍馬從黃河出現(xiàn),背負“河圖”,神龜從洛水出現(xiàn),背負“洛書”,圣人伏羲才畫出八卦,然后“《易》歷十圣”才由八卦到《周易》,成為萬經(jīng)之首。但是世人一直不知道河圖、洛書為何物,直至宋代華山道士陳摶才將河圖、洛書拿出來,據(jù)說是從異人手上得來的。河洛才重現(xiàn)于世。
河圖洛書
從上圖可見:
河圖: 一六為水居北、二七為火居南,三八為木居?xùn)|,四九為金居西,五十為土居中。河圖數(shù)從一至十共五十五數(shù)。一、三、五、七、九為奇數(shù),屬陽為天數(shù),合計為二十五,稱為“天數(shù)二十五”,圖中用“О”代表;二、四、六、八、十為偶數(shù),屬陰,為地數(shù),合計為三十,稱為“地數(shù)三十”,圖中用“●”代表。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就是從河圖中而來,“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是風(fēng)水學(xué)中的常用術(shù)語,學(xué)者必須記熟。
洛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指離九坎一,震三兌七,坤二巽四,乾六艮八。玄空風(fēng)水的元旦盤和奇門之術(shù)的載體九宮都是根據(jù)洛書畫出來的。
元旦盤配先后天八卦圖
上圖中:九宮內(nèi)一至九數(shù)為洛書數(shù);內(nèi)層八卦,為先天八卦;外層八卦為后天八卦。故南方為先天八卦的乾位、后天八卦的離位,北方在先天八卦為坤位、后天八卦為坎位。剩下的如圖所示。此方位概念,大家一定要爛熟于心,因為這是學(xué)好風(fēng)水的重要一步。
二、陰陽五行學(xué)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五行學(xué)說既是《易經(jīng)》的理論基礎(chǔ),也是風(fēng)水學(xué)的重要理論依據(jù)。陰陽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陰陽。風(fēng)水術(shù)中追求的是陰陽平衡,正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就是這個道理。先哲們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感知,把復(fù)雜的東西簡單化,便取了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zhì)為代表,來進行形象化的說明。每一事物都可分為陰、陽兩個方面。
五行的生克關(guān)系為:
1、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種物質(zhì)循環(huán)相生,生生不息,從而我們便看到萬物自然周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運動,大道萬物平衡。
a、如主生者太旺、受生者太弱。表現(xiàn)為: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窒;
b、主生者太弱,受生者太旺。又表現(xiàn)為: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虛;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2、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克,把五種物質(zhì)聯(lián)系起來,以另一種形式,達到生態(tài)平衡,萬物無制則繁,繁而生害,制太過則失去平衡,則需生,五種物質(zhì)就在相生相克中達到平衡。
a、如主克者太弱、受克者太強。變成反晦。表現(xiàn)為:
木本克土,土重木折;土本克水,水多土流;水本克火,火多水干;火本克金,金多火熄;金本克木,木堅金缺。
b、主克者太強,受克者太弱。使受克者“毀滅”。又表現(xiàn)為:
木弱逢金,必被砍折;金弱逢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至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弱逢木,比遭傾陷。
五行中的辯證之理,都源于自然之理,在預(yù)測學(xué)應(yīng)用中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請大家務(wù)必重視,做到爛熟于心。
三、干支與六十甲子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天干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記憶口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共十數(shù),陰陽各有位。
單數(shù)即為陽,陰方在偶位。
五陽利客不利主,做事謀為宜先行。
發(fā)兵征戰(zhàn)安國邦,遠行求財必有贏。
(2)、天干五行與方位:甲乙為木,東方;丙丁為火,南方;戊己為土,中央;庚辛為金,西方;壬癸為水,北方。
記憶口訣:
甲乙東方木,南火是丙丁,
戊己中央土,庚辛西屬金,
壬癸北方水,五行方位真,
相位各有序,屬性分陽陰。
(3)、天干生合沖克
相生: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生壬癸水,壬癸水生甲乙木。
相合: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
甲為何來合己呢,有兩種說法,一說因甲克戊土,戊畏甲克,使妹己土嫁于甲為妻,故曰甲與己合。其他也是一樣。另一說認為,中央為土,為老父老母,生下十子,五南五女,使其婚配,故甲己合,乙庚合等等。
既合又克:
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既克又沖:
甲庚、乙辛、丙壬、丁癸。
只克不沖:
甲戊、甲辛、乙戊、乙己、丙庚、丙癸、丁庚、丁辛、戊壬、己壬、己癸。
十天干間的相沖關(guān)系,從五行八卦方位上來看都是相對的。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地支陰陽 :
子、寅、辰、午、申、戌屬陽;
丑、卯、巳、未、酉、亥屬陰;
記憶口訣:
子丑寅卯辰與巳,午未申酉戌和亥,
地支共有十二位,單陽偶陰兩分開。
(2)、地支五行與方位
亥子水、北方;寅卯木,東方;巳午火,南方;申酉金,西方;辰戌丑未土,中央。
記憶口訣:
寅卯為木居?xùn)|方,巳午為火居正南,
申酉屬金位在西,亥子屬水在北邊,
辰戌丑未皆屬土,分別居于四維偏,
辰在東南戌西北,丑在東北未西南。
(3)、地支沖克
既沖且克:子午、卯酉、寅申、巳亥。
只沖不克:辰戌、丑未。(以上合起來又叫六沖,十二地支的相沖關(guān)系來源于十二地支的方位,凡十二地支方位相對,就構(gòu)成了相沖的關(guān)系。)
只克不沖:子巳、寅酉、卯申、戊申、午酉、午亥、辰戌丑未與亥子,辰戌丑未與寅卯。
(4)、地支生合
相生:
亥子水生寅卯木;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相合:
六合(也叫平行關(guān)系,由于五行不同又分為生合和克合):
子丑合化為土(克合)、寅亥合華為木(生合)、卯戌合化為水(克合)、辰酉合化為金(生合)、巳申合化為水(克合)、午未合化為土(生合)。
在相合的六對相合中,生合比克合主事吉利。至于為什么六對相合化成特定五行,我們這里先不討論,大家需要牢牢記住,這在以后的預(yù)測解課中非常的重要。
三合(朋黨關(guān)系,相互照應(yīng)互相幫助):
亥卯未合成木局,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申子辰合成水局。
在這里戌稱為火庫,未稱為木庫,辰稱為水庫,丑稱為金庫。三合局中任意兩支都構(gòu)成半合關(guān)系,如寅見午,或午見戌,或巳見酉都構(gòu)成半合。
三會(以十二地支配合季節(jié)與方位而形成的一種近親關(guān)系):
亥子丑會水,巳午未會火,
寅卯辰會木,申酉戌會金。
(5)、地支六害與三刑
相害(又叫相穿,在手掌訣上是一種上下相對的關(guān)系,六害關(guān)系,是一種不好的信息反映):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亥、申亥相亥、酉戌相亥。
相刑(即三刑,不吉):
寅刑巳、巳刑申、子卯相刑、丑戌相刑、未辰相刑、辰午酉亥自刑。
3、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又稱六十花甲子,是中國人民最早、最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
無論年、月、日、時都是按六十甲子的順序依次排列下來,從古至今不可變易,所以必須了解六十甲子的排列順序。六十甲子的組合,是按照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順序組合的,在六十甲子組合中,干、支以陽配陽、陰配陰而成,如甲子、乙丑......壬戌、癸亥。
我們把六十甲子排列寫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具體年、月、日、時的確定,我們以后再給大家分享。
四、廿四山與廿四山五行
1、廿四山
做風(fēng)水離不開羅盤,羅盤又稱羅經(jīng),取包羅萬象,經(jīng)緯天地之說,是風(fēng)水師審龍、消砂納水、立向布局的主要工具。羅盤上的廿四山與八卦、方位的關(guān)系如下:
簡易羅盤
上圖是最簡單的羅盤,共分5層,古代一開始的羅盤大概就這幾層,以后越搞越復(fù)雜,多至二三十層。為了快速認識廿四山、方位與八卦,以圖簡易羅盤幫助記憶。
第一層為天池,里面是一條正南正北的“子午線”和指南針,格龍定局,乘氣入穴、立宅安墳,陰陽選擇,皆由此盤運用;
第二層為先天八卦圖,先天為體,后天為用,乾南坤北,離東坎西。
第三層為后天八卦。
第四層為廿四山。
第五層為周天360度。
(1)、八卦廿四山,一卦管三山,每山15度,共360度。
北方:坎卦,管壬子癸三山;
東北;艮卦,管丑艮寅三山;
東方:震卦,管甲卯乙三山;
東南:巽卦,管辰巽巳三山;
南方:離卦,管丙午丁三山;
西南:坤卦,管未坤申三山;
西方:兌卦,管庚酉辛三山;
西北:乾卦,管戌乾亥三山。
(2)、廿四山均為坐向相對,如立子山,必然為午向,叫子山午向。山、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24對,即24山向:
子山午向,午山子向;壬山丙向,丙山壬向;
癸山丁向,丁山癸向;丑山未向,未山丑向;
艮山坤向,坤山艮向;寅山申向,申山寅向;
甲山庚向,庚山甲向;卯山酉向,酉山卯向;
乙山辛向,辛山乙向;辰山戌向,戌山辰向;
乾山巽向,巽山乾向;亥山巳向,巳山亥向;
2、廿四山五行與陰陽
(1)、廿四山正五行:
亥壬子癸四山屬水;巳丙午丁四山屬火;
寅甲卯乙巽五山屬木;申庚酉辛乾五山屬金;
辰戌丑未艮坤六山屬土。
(2)、雙山五行:
坤申、壬子、乙辰六山水;艮寅、丙午、辛戌六山火;
乾亥、甲卯、丁未六山木;巽巳、庚酉、癸丑六山金。
(3)、玄空風(fēng)水的三元龍與陰陽
玄空風(fēng)水以廿四山立向、每卦三山,按順序是,第一個字為地元,中間的字為天元,第三個字為人元。如坎卦壬子癸三山,壬山為地元、子山為天元、癸山為人元;艮卦丑山為地元、艮山為天元、寅山為人元,余類推。
廿四山地元龍或地元山:甲、庚、丙、壬、辰、戌、丑、未;
廿四山天元龍或天元山:子、午、卯、酉、乾、坤、艮、巽;
廿四山人元龍或人元山:寅、申、巳、亥、乙、辛、丁、癸。
玄空風(fēng)水廿四山分陰陽:
陰——子午卯酉、乙辛丁癸、辰戌丑未12山;
陽——乾坤艮巽、寅申巳亥、甲庚丙壬12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上面這些最基礎(chǔ)的風(fēng)水知識,希望大家真正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同時也希望全國熱愛易學(xué)文化和從事易學(xué)研究的專家學(xué)者、宗師巨匠、奇人異士多多指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