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古代文學簡論(之三)
——齊魯詩歌《詩經·齊風》的美學特點與審美觀
張英基
摘要:詩歌是齊魯文學的又一源頭。它起源雖早,但文字記錄卻較晚。最早的詩歌與音樂、舞蹈三位一體,具有綜合性。沈約曰:“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饼R、魯立國,雖歷史悠久,但在《詩經·齊風》《詩經·曹風》《詩經·魯頌》問世之前,還不曾見到更早有文字記錄的齊魯詩歌。《齊風》《曹風》《魯頌》是現存最早的齊魯詩歌。
關鍵詞:齊魯 詩歌 齊風
詩歌是齊魯文學的又一源頭。它起源雖早,但有文字記錄卻較晚。最早的詩歌與音樂、舞蹈三位一體,具有綜合性。沈約曰:“歌詠所興,宜自生民始也?!保?span lang="EN-US">1)齊、魯立國,雖歷史悠久,但在《詩經·齊風》《詩經·曹風》《詩經·魯頌》問世之前,還不曾見到更早有文字記錄的齊魯詩歌?!洱R風》《曹風》《魯頌》是現存最早的齊魯詩歌。
齊魯詩歌的美學,體現了“以文化成”的教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怨而不怒”的含蓄精神、“剛健中正”的風骨精神、“通變則久”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宗經復古”的“經學”精神。
清·牟庭《詩切·齊風》曰:“東方之國齊為大,錄齊詩而東方風俗可概見矣?!?span lang="EN-US">
《詩經·齊風》在十五國風中位居第八,共十一篇。它主要產生在哀公和襄公時代,約當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產生地點主要在齊都臨淄及其周圍地區(qū)和齊國通往魯國的道路上。
《齊風》主要內容有諷刺詩、愛情詩、狩獵詩。諷刺詩,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其中刺淫的詩有四篇、刺亂的詩有兩篇。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全詩四章,“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边B續(xù)責問齊襄公對嫁于魯的妹妹文姜念念不忘,追逐不舍:“曷又懷止?”、“曷又從止?”、“曷又鞫止?”、“曷又極止?”詩中諷刺齊襄公與文姜兄妹的淫亂關系,魯桓公縱容文姜而不防閑,致遭殺身之禍。
《敝笱》:
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云。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這首詩共三章,均以“敝笱在梁”起句,以“齊子歸止”,對文姜返齊荒淫無恥的穢行予以諷刺。詩中寫文姜回娘家與齊襄公歡會,而其隨從之眾,竟至“如云”、“如雨”、“如水”。
《載驅》:
載驅薄薄,簟笰朱鞹。魯道有蕩,齊子發(fā)夕。
四驪濟濟,垂轡濔濔。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游敖。
全詩四章,以“載驅薄薄”、“四驪濟濟”、“汶水湯湯”、“汶水滔滔”起句,以“魯道有蕩”,諷刺“齊子”文姜回齊與齊襄公的無恥行徑。詩中寫兩人歡會,居然越過“汶水”,不顧眾“行人彭彭”、“行人儦儦”,卻自由“翱翔”、“游敖”。
《猗嗟》:
猗嗟昌兮,頎而長兮,抑若揚兮。美目揚兮,巧趨蹌兮,射則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孌兮,清揚婉兮。舞則選兮,射則貫兮。四矢反兮,以御亂兮。
全詩以猗嗟“昌”、“名”、“孌”兮,“頎而長”、“美目揚”“美目清”、“清揚婉”兮、“射則貫兮”等句,贊揚魯莊公少年英俊,儀表出眾,射技精良;詩中“展我甥兮”,言其不能制止母親與舅舅之淫亂丑行而無奈。全詩三章,依然是刺淫。
《雞鳴》: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
詩中寫“雞既鳴”、“東方明矣”,妻子催促丈夫早起朝會,意在諷刺為政者的荒淫怠惰?;驅?st1:personname productid="國" w:st="on">國君,或寫高官,怠于政事,不肯早朝,把“雞鳴”說成“蒼蠅之聲”、“蟲飛薨薨”,把東方已亮,說成“月出之光”,極具幽默諷刺意味。
《東方未明》: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顛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全詩三章,以“顛之倒之”、“自公召之”、“令之”,寫統(tǒng)治集團政令無常,致使當差者難以應付。詩中寫他們天未明,就得“顛倒衣裳”,去赴公役。當官差,應徭役,“狂夫瞿瞿”,受監(jiān)視,“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忙得早晚不寧。
《齊風》除諷刺詩之外,還有愛情詩。例如《東方之日》:
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
全詩二章,以“東方之日、月”,襯托“彼姝者子”。寫一個美麗的姑娘,“在我室兮,履我即兮”、“在我闥兮,履我發(fā)兮”,主動找到男方門上,隨著情人,出入其室,繾綣難舍的情景。亦說寫新婚夫婦恩愛,形影不離。
《甫田》: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
此詩,一說寫女子懷想“遠人”,思念其久不歸家,徒勞心力;一說少女懷念少年,久不相見,及其相見,已由小孩“婉兮孌兮,總角丱兮”,突而變?yōu)槌扇?。全詩三章,寫一個姑娘,長期不見情人,“勞心忉忉”、“勞心怛怛”,充滿愁怨。一旦久別重逢,見到情人體貌變化,不禁又驚又喜。
《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詩中諷刺當時在婚禮中,男子不到女家親迎的社會風習。全詩通過新娘親眼目睹,寫新郎的冠戴、舉止、行動?!俺涠运亍?,“尚之以瓊華”,為士之服飾;“充耳以青”,“尚之以瓊瑩”,為卿大夫之服飾;“充耳以黃”,“尚之以瓊英”,為君之服飾。士不親迎,“俟我于著”;卿大夫不親迎,“俟我于庭”;君不親迎,“俟我于堂”。說明當時社會地位越高,就越不行親迎之禮;越到上層,就越不尊重女性的不合理現象。諷刺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全詩三章,每章每句的結尾均綴以“乎而”二字,吳懋清《毛詩復古錄》認為:“乎而,齊土音,用此為句末嘆美聲?!标愖诱挂蔀橘F族女子出嫁時,女伴想隨歌唱之詞(2)。此詩的復沓結構是樂歌的典型形式,每句韻腳均在“乎而”之前,由此可見,“乎而”二字為歌唱時眾聲相和的嘆美聲,是眾人和聲唱法在歌詩中留下的遺跡。
《齊風》中的狩獵詩,贊美狩獵者,反映了齊人善獵尚武的風習。例如《盧令》: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huán),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全詩共三章,二十四個字。寫的是一位獵人,但卻不寫他如何狩獵,而是贊美其獵犬和他的形貌。每一章先寫他的一群獵犬,脖子上都系著鈴鐺。有的鈴鐺是“重環(huán)”,兩環(huán)套在一起的;有的鈴鐺是“重鋂”,一個大環(huán)套著兩個小環(huán)。以鈴聲、環(huán)套,寫犬之敏捷、迅疾。然后,分別用三個“美”字,極寫獵人之英俊、勇武、威儀:“美且仁”,長得英武和善;“美且鬈”,頭發(fā)蜷曲美觀;“美且偲”,腮上美而多須。詩歌由犬及人、以犬襯人,聲情并茂。
《還》: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兮。并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詩中寫了一對獵人經常在峱山打獵、相遇的情境:有時在“峱之間”,有時在“峱之道”,有時在“峱之陽”。二人通力合作,跨馬馳騁,共逐野獸:或“并驅從兩肩”,或“并驅從兩牡”,或“并驅從兩狼”。二人相互贊美,欣然相約:我贊美你“還”--矯健敏捷、“茂”--英俊壯美、“昌”--精力充沛;你贊美我“儇”--輕捷靈巧、“好”--青春美貌、“臧”--技藝高超。他們經常相會,以狩獵為業(yè);他們通力協(xié)作,以馳逐為樂;他們互相贊美,以捕獵為榮。全詩三章運用了復沓寫法,句式雖多重復,用字卻富有變化。例如描寫狩獵活動,分別用“還”、“茂”、“昌”、“儇”、“好”、“臧”六字,表現這對獵手的英武、矯健和高超技藝。
《齊風》不僅思想性強,而且藝術性高。
從表現手法看,以賦為主,兼用比興。有的通篇用賦,如《雞鳴》《還》《著》《盧令》《載驅》《猗嗟》等;有的兼用比興,如《東方之日》《東方未明》《南山》《甫田》《敝笱》等?!洱R風》中運用賦的手法,或敘述,或描寫,或議論?!洱R風》在運用比興手法上,也是形式多樣且富于變化。
從篇章結構看,基本上是運用反復重迭的結構形式且富于變化。從句式和押韻看,它以四言為主,雜言次之,有時二者結合。齊風用韻,基本上是一韻到底,中間換韻的比較少數;逐句押韻的多,而隔句押韻的少。
齊風的詩歌節(jié)奏,多為舒緩之體,多用表舒緩、感嘆的語氣詞,這在十五國風中有其獨特性。例如,《齊風·著》共三章,每章三句,句句結尾都用了表示舒緩的語氣詞:“乎而”?!百狻弊忠彩且粋€表舒緩的語氣詞,在《齊風》《猗嗟》《東方之日》《甫田》《還》等詩中,幾乎句句結尾都用“兮”字。這在詩歌的音樂節(jié)奏上就產生了更加舒緩的藝術效果。
《齊風》的語言優(yōu)美,遣詞造句形象準確。例如用“突而弁”的“突”字,形容弁冠之高起;用“頎而長”,形容身材之高大,等等,都非常準確。此外《齊風》中還大量地運用了迭字,有的狀寫蟲飛聲“薨薨”、驅車聲“薄薄”;有的寫人之眾“彭彭”、水之盛“滔滔”;有的形容心情,表示驚懼的“瞿瞿”、表示憂勞的“怛怛”等等。這些迭字地運用,不僅生動形象,同時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美。
注釋:
(1)《宋書·謝靈運傳論》;
(2)《詩經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2004.7.19
張英基 2016-5-19收集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