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眩暈)】
張某,男,58歲,1996年2月18日診??淘\頭暈目眩,項背痹楚,記憶力減退,頭顱旋轉(zhuǎn)時眩暈加重,面色萎黃,神疲氣短,中脘隱痛,食納欠佳,苔少質(zhì)淡,脈細弱。頸椎正側(cè)位片示:
骨質(zhì)增生;椎動脈造影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證屬脾胃兩虛,氣血不能上榮,髓海失養(yǎng)。
治宜健脾益胃、平補氣血、滋養(yǎng)髓海。
處方:
炙黃芪30g,桂枝5g,白芍10g,甘草5g,生姜2片,大棗5枚,飴糖20g(和服),
當歸10g,
葛根12g,
白術(shù)10g,
陳皮5g,
服藥1周后,胃脘隱痛好轉(zhuǎn),食納增加,頭暈目眩減輕,
守方服藥20劑,臨床癥狀消失。
按語:患者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能上榮髓海而致頭暈目眩,
故投【頸椎病(眩暈)】
張某,男,58歲,1996年2月18日診。刻診頭暈目眩,項背痹楚,記憶力減退,頭顱旋轉(zhuǎn)時眩暈加重,面色萎黃,神疲氣短,中脘隱痛,食納欠佳,苔少質(zhì)淡,脈細弱。頸椎正側(cè)位片示:
骨質(zhì)增生;椎動脈造影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證屬脾胃兩虛,氣血不能上榮,髓海失養(yǎng)。
治宜健脾益胃、平補氣血、滋養(yǎng)髓海。
處方:
炙黃芪30g,桂枝5g,白芍10g,甘草5g,生姜2片,大棗5枚,飴糖20g(和服),
當歸10g,
葛根12g,
白術(shù)10g,
陳皮5g,
服藥1周后,胃脘隱痛好轉(zhuǎn),食納增加,頭暈目眩減輕,
守方服藥20劑,臨床癥狀消失。
按語:患者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能上榮髓海而致頭暈目眩,
故投黃芪建中湯以溫中補虛,
方中重用黃芪益氣,
配當歸補血,
葛根通經(jīng)脈升清陽,
白術(shù)、陳皮健脾行氣。
藥合病機,療效滿意。
以溫中補虛,
方中重用黃芪益氣,
配當歸補血,
葛根通經(jīng)脈升清陽,
白術(shù)、陳皮健脾行氣。
藥合病機,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