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圖片為以前河南農(nóng)村幾乎家家必備的廚房常用物件,現(xiàn)在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用。想必也是很多現(xiàn)在在城市工作,農(nóng)村出來70后、80后們的時代記憶。圖中墻上掛著的分別是簸箕、鍋蓋(農(nóng)村叫鍋排,用成熟后的高粱桿制成)和篩面用的篩子。簸箕用途很多,用來簸糧食、簸花生等;鍋蓋分帶孔和不帶孔兩種,帶孔的多數(shù)用來放需要透氣的食物,多數(shù)在冬天放在飯鍋上熱饅頭用;不帶孔的一般用于放餃子、饅頭。攝影:八月未央映像
有的都用了10幾年還在用
伯樂(音:bo le),用來盛放食物,如磨好的面粉需要在里在晾一下,剛蒸好的饅頭放在里面晾一下,特別是過年蒸饅頭,每次都放得滿滿的。
用了將近30年的蒸籠
用來盛糧食的陶瓷罐,也有很多年了,上面纏滿了膠布
用來盛糧食的陶瓷罐
自己用木頭合的切菜板,也可和面,小時候經(jīng)常能吃到媽媽媽在上面做的手工切面;左邊放的是面條機
搗蒜用的蒜臼和杵,也用了有30多年了,洗干凈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