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湖州城南逸老堂左側(cè)的大路上,出現(xiàn)了一個死者。根據(jù)仵作的檢驗,死者身體上有五處被斧子砍擊的傷痕,腦袋上的兩個傷口是致命傷。官府隨即畫影圖形,貼出告示,讓人認領尸體。
告示貼出幾天之后,長興縣來了一個女子李氏,說死者是她的丈夫姚兆祥。同時她向官方提供了一個線索:幾天之前,我的丈夫被一個名叫小馬二的人,誘騙出了門,我丈夫的死和這個小馬二脫不了關系,他一定知情。
湖州府將此事知會長興縣令,長興縣令隨即派遣衙役捕獲了小馬二,此人是個無賴,小馬二是他的外號,他的本名叫做王文龍。王文龍被捕之后,承認自己與李氏有奸情,自己之所以殺掉姚兆祥是為了霸占李氏。不過李氏對自己殺害姚兆祥一事并不知情,更沒有參與。
之后,王文龍供出了幾個伙同自己殺害姚兆祥的同伙:周某、李某和鐘某。官府將涉案三人逮捕審訊,周某和李某熬不過酷刑,表示認罪,但是鐘某堅決不承認殺人,說自己是被冤枉的。
縣令見狀,也覺得此案有蹊蹺:因為李氏的姘頭只有王文龍一人,其余三人犯不著去殺姚兆祥啊。殺了姚兆祥他們得不到任何好處,怎么可能去幫著王文龍殺人呢?再說周某已經(jīng)六十多歲,胡子頭發(fā)都白了,哪有精力去勾搭李氏。
因此縣令詳細盤問周某,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周某回答說:“王文龍的確找過我,讓我?guī)退黄饸⒌粢φ紫椋f是事成之后,他會為我養(yǎng)老。”縣令認為周某的話一派胡言,不可信,于是又找來王文龍拷打?qū)弳枴?div style="height:15px;">
王文龍被打得皮開肉綻,這才交代了事情真相。原來王文龍和姚兆祥是同村的朋友,而且都是小偷,關系好到穿一條褲子。王文龍經(jīng)常在姚兆祥家住宿,時間一長,就和姚兆祥妻子李氏勾上手了。
王文龍為了和李氏長相廝守,在一次外出偷東西的時候,趁機殺了毫無防備的姚兆祥。殺了姚兆祥的第二天,他又和往常一樣來到姚家,把李氏騙出來說:“你丈夫犯了宵禁,被官府抓起來了,需要你去擔保他出來?!?div style="height:15px;">
李氏是個聰慧女子,她覺得自己丈夫和王文龍同時外出,如今只有王文龍自己回來,這事情太可疑。于是李氏盤問王文龍:“你把我丈夫怎么了,為何只有你自己回來?”王文龍理屈詞窮,狼狽逃離。
幾天之后,李氏聽說湖州府城逸老堂路邊死了一個人,她心里忐忑不安,前來查看,結(jié)果還真是自己丈夫被害了。她高度懷疑是王文龍殺了自己丈夫,于是就告了官,使得王文龍被捕。
再說王文龍,他殺人之后,為了避風頭去投靠別的小偷,周某和李某正是他的小偷朋友。一開始周某和李某不知道王文龍殺了人,所以收留他,后來他們得知王文龍身上有命案,怕連累自己 ,就將王文龍趕走了。
至于鐘某,他是個開旅店的,住在逸老堂附近,當晚王文龍到鐘某的旅店投宿,鐘某看到王文龍身上有血跡,不肯收留。因此王文龍對周某和李某以及鐘某三人懷恨在心,故意誣陷他們幫自己殺人。想要把三人牽連其中,和自己一起死。
至此,真相大白。王文龍被判處斬立決;李氏按照《大清律例》應判處絞刑,念在她主動提供線索,擒獲了真兇王文龍,證明她并無殺害丈夫姚兆祥的心思,故而免除死刑,以通奸罪處罰;周某、李某、鐘某無罪釋放,此案就此結(ji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