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p>
一句不好的話,說出口簡單,但是想要收回就難了,就算是馬上意識到不妥,進行解釋,所造成的傷害也已經無法抹平。
人生在世,話越多,禍患也就越多,對于一些傷人的話,要懂得“寧可無言,也別話多”。
就像何炅說的一段話:
我真的覺得,夸獎的話你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你要三思而行,每個人都覺得我只是輕踩一下,但是千軍萬馬踩過,也許毀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說話,三思而后行不是靦腆木訥,而是成熟穩(wěn)重。
懂得慎言,是一種智慧
古語云: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真的能夠活成一座孤島,更沒有誰可以不需要任何朋友。
而,與人相處,語言則會影響你給人留下的印象。
說話讓別人舒服自然會讓別人心生好感,相反的,說話讓人不舒服,那么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之前就有這樣一個同事,平常時間他話并不多,聊別人的八卦沒有他,與人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說話更少,剛接觸的時候,我以為他就是那種不愛說話,冷淡的性格。
可是后來卻發(fā)現,他不是性格冷淡,而只是說話比較慎重,看起來話不多。
每次和他聊天的時候,雖然他話很少,但是說出的話都會讓人聽了非常舒服,正是因為如此,他不僅人緣極好,而且領導也都喜歡他。
也許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想要熱情待人。
但是我們要明白,話多不是熱情,讓別人舒服的話多才是熱情。
真正的聰明人,他們說話雖少,但是只要說話,都會讓人感覺像如沐春風般舒服,這樣的人自然會擁有更好的人緣,更多的朋友。
慎言者,從不說三種話
曾國潘曾言: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越是慎言的人,越懂得說話的分寸。
對于下面這三種話,他們從不會說,因為他們明白說這三種話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1.論人是非的話不說
論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喜歡討論別人的八卦,喜歡在背后編排議論別人,從而以此為談資,獲得一種廉價的內心滿足。
然而,我們應該知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你在別人背后議論,到處嚼人舌根,總會有讓別人知曉的一天。
當別人了解了你的為人,輕則與你斷絕情誼不相往來,重則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背后編排議論你。
其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喜歡和嚼舌根的人交朋友,畢竟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秘密將來被你拿來調侃。
所以啊,論人是非的話一定不要說,唯此,你才能少很多麻煩。
2.惡語傷人的話不說
孟子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惡語,也許對你來說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對別人卻可能會造成無盡的傷害。
畢竟三人成虎,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一句惡言,當被傳得沸沸揚揚,不是真的也會變成真的,最終可能毀了別人的一生。
生活中,對別人的惡語,盡量不要說。
因為,覆水難收,一旦惡語出口,那么你們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情誼就會變得無法挽回。
3.狂言妄語不說
曾國潘說過:
人生大部分失敗,都源于兩個字,一個是懶,一個是敖。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很渺小,無論你再厲害,再天才,也總有你不如的人,總有你不懂的事情。
當一個人,太過狂傲,總是在人前說一些大話。
那么這樣的人,一方面會給人一種不穩(wěn)重的感覺,另外狂妄還可能讓你認不清自己,從而盲目做一些超出能力的事情讓自己陷入困境。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言語太狂妄,必然會被人厭煩,甚至還會遭人妒忌,你的生活也將會處處受到排擠。
不如做人謙虛一點。
你要明白,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你若真的優(yōu)秀,不必說,生活也必然會給你最好的補償。
有這么一句話:
“人三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閉嘴?!?/p>
深以為是。
與人相處,一定要懂得慎言。
當你說話的時候,懂得三思而行,那么你才不會說錯話,才不會說傷害人的話,才能讓你的朋友更多,生活更順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