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格言聯(lián)璧》中有言:“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很多時候,你無法保證將秘密一股腦倒出來之后,聽者是否為你保守。
有些話,說多了容易招人煩;有些話,沒了分寸就容易給自己招惹災(zāi)禍。
所以,說話,千萬不要張口就來,尤其是這三句話,爛在肚子里,才是聰明人。
01.自己的財產(chǎn),不露
古人講:“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br>
一個人日子過得好不好,賺了多少錢財,自己知道就行。
如果借此向他人炫耀,四處張揚,往往就是災(zāi)禍的開始,無一例外。
農(nóng)民歌手大衣哥就是個典型,富了以后,很多村民妒忌他:
“朱之文的錢一輩子花不完,他下輩的孩子也花不完”。
于是對大衣哥肆無忌憚地予取予求,很多親戚朋友也來找大衣哥借錢,還故意借錢不還。
大衣哥感嘆道:“做人怎么這么難?你沒名,人家看不起你;你現(xiàn)在有名了,人家又妒忌你?!?/p>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性的貪欲超過你的想象。不漏底,人家尚感你的恩,漏了底,人家只會嫌你給的不夠。
有句話說得好:“錢,就像內(nèi)褲,你得有,但不必逢人就證明你有?!?/p>
錢財是一個人最隱私的事,不要隨便在外顯擺,過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低調(diào)行事,財不外露。
02.他人的秘密,不言
《增廣賢文》中有言:“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負(fù)我,切莫負(fù)人。”
大意是指,為人處世,要懂得謹(jǐn)言慎行,要像瓶子那樣嚴(yán)密。
人生在世,與人相處,總會不經(jīng)意間知道一些別人的隱私和秘密。
如果口無遮攔,把別人的隱私當(dāng)作談資,只會拉低自身形象,敗壞自己的人緣。
而且人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愿意及的秘密和傷痛。倘若輕易說出別人的秘密,或許會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zāi)。
人立于世,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修心”,也要“修口”。管好自己的嘴巴,是一種智慧,亦是一種修養(yǎng)。
《弟子規(guī)》中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隱私,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不愿意讓他人知道,不想要他人干涉的私事。
既然是私事,這里面多多少少都有些難言之隱,然而隨意說出他人的隱私,讓人難堪,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說話要三思而行,不言人私,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03.自己的志向,不顯
最近常聽到一句話:自己悄悄的拔尖,然后驚艷所有人。其中反襯出來一個道理。
當(dāng)你把你想做的事情,你的志向你的理想,說出來的時候,你會聽到很多雜亂的話。
"你不是做這塊的料子,不要硬撐了"。
"這有什么好的,你看看人家做的事,那才叫厲害"。
"今天別學(xué)了,先玩再說,不差這一天。什么?你不來?別裝了好嗎,你這就是一時興起的事情。別這么不合群,快過來就差你了"。
......
《菜根譚》講:“君子之志,玉蘊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币馑际?,一個人的才華就像珠玉那樣稀貴,要藏起來,盡量不要讓別人知道。
人性是不可高估的,有的人不會認(rèn)同你的志向,而是暗中使絆子,給你添各種麻煩。
凡有大志向的人,都是善于隱藏的。
他們不夸夸其談,而是斂藏鋒芒,謙虛低調(diào),積蓄能量,默默付出和努力,才能成大氣候,有大作為。
▽
自隱其財,不等同于消極處世,而是給自己留有余地,保護自己。
守心不出錯,守嘴不惹禍。要重視對隱私的保護,不是誰都像你一樣愛惜自己,不是誰都會真心替你著想。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詆",有善行的人,過世很少,說善言的人,遠(yuǎn)離災(zāi)難。有些話,說了別人不愿意聽;有些秘密,守得住才能從容一生;有些人生路只能不動聲色的自渡。
為人處世,一時謹(jǐn)慎一時穩(wěn),一生謹(jǐn)慎一生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