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醫(yī)生學(xué)中醫(yī),大家好,今天我們一塊學(xué)習(xí)一味中藥,天冬。這味藥屬于補陰藥,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塊根。天冬一般在秋冬季節(jié)采挖,莖與須根不能入藥,留下根塊,沸水中煮,趁熱去除皮,洗干凈、等干燥后切成片,既可以使用,一般生用。
老規(guī)矩我們先來說天冬的性味及歸經(jīng)。天冬味道是甘味和苦味,寒性,歸經(jīng)可以歸肺經(jīng)、腎經(jīng)、胃經(jīng)。由于本品甘潤苦寒之性,故天冬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具有養(yǎng)肺陰、清肺熱,潤燥的功效,可以治療肺陰虛證,經(jīng)常配伍麥冬、玉竹等滋補腎陰的藥物。
什么是肺陰虛證呢,都有什么癥狀呢?肺陰虛證引起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外感燥邪傷及肺臟、一些溫?zé)岵『笃趥胺侮?、或者久咳久喘的病人出現(xiàn)的肺陰不足。肺陰虛可見,干咳無痰或者痰少黏膩不容易咳出,聲音嘶啞、可伴有內(nèi)心煩熱、夜間盜汗、潮熱、形體消瘦、口燥咽干、兩顴潮紅等癥狀。天冬這味藥還可以止咳祛痰,所以肺陰虛引起的咳嗽、痰不易咳出的患者尤為適用。
天冬可以歸腎經(jīng),故它還可以滋腎陰、降虛火,用于治療腎陰虛證。如果人體先天腎氣不足、久病傷及腎臟、或者房勞過度、或者過食溫燥的食物或者藥物,暗傷陰液都可以引起腎陰不足的情況,癥狀可見,頭暈、頭疼、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等癥狀。治腎陰虧虛,眩暈耳鳴,腰膝酸痛者,常與熟地黃、枸杞子、牛膝等滋腎、強筋健骨之品同用。而對于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者,宜與滋陰降火之生地黃、麥冬、知母、黃柏等品同用。
天冬還具有益胃生津作用,能清熱,可用于治療熱病傷津引起的不愛吃飯、口渴及便秘。治食欲不振,口渴時,常與生地黃、人參等養(yǎng)陰生津益氣之品配伍。治療津液少大腸干燥引起的便秘者,常與生地黃、當(dāng)歸、生首烏等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之品同用。
天冬的一般煎服用量在6~12g。另外在使用時應(yīng)注意,本品甘寒滋膩之性較強,脾虛泄瀉、痰濕內(nèi)盛者忌用?,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天冬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臨床上經(jīng)常用于治療心力衰竭、心絞痛等心臟疾患;慢性咽炎、久咳、干眼癥、口腔干燥癥等疾病。
天冬10g在日??梢耘菟?,用于治療口干、舌燥、咽喉干燥、鼻干等這種燥熱的情況。
另外給大家介紹一個膏方《二冬膏》,的做法。二冬膏具有養(yǎng)陰潤肺,用于肺陰不足引起的燥咳、痰少不宜咳出、鼻腔咽喉干燥。藥物組成:天冬500g、麥冬500g,加水煎煮三次,首次要煎煮3個小時,剩下的兩次煎煮2小時,過濾藥渣,熬成黃棕色稠厚的半流體,加入100g的煉蜜(燒開的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每次口服10g,一天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