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它是夏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進入芒種后,氣溫顯著增高,降雨量也較為充沛,空氣將會變得悶熱潮濕。因此,芒種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濕氣最重的節(jié)氣。
點擊加載圖片
濕氣被稱為“萬惡之源”,中醫(y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得病后多纏綿難愈。簡單來說,就是濕氣是一種致病邪氣,容易滲透進人體,卻難以治愈。
濕氣重容易使人發(fā)胖、頭腦昏沉、四肢沉重,皮膚瘙癢起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肥胖、冠心病、腫瘤等40多種疾病都和濕氣有關!芒種后,就是的黃金期,抓住這個時機及時為身體排出濕氣,體重開始往下降!
點擊加載圖片
人體最好的祛濕穴—承山穴
人體共有720個穴位,中醫(yī)養(yǎng)生法就是通過經絡點按人體穴位,幫助身體調理的,其中祛濕效果最好的穴位,當屬承山穴。
承山穴處于足太陽膀胱經上,而膀胱經是主人體一身陽氣的。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后,身上會微微發(fā)熱,身上的濕邪會隨著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每天按揉承山穴,就能幫我們排出濕氣。
點擊加載圖片
[穴位位置]人的小腿肌肉被分為“人”字形,承山穴就位于人字形的中間,大概處于小腿肚子下方正中間位置。
[按摩手法]輕輕的按、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每天可按2次,每次約10~20分鐘即可。
效果最好的祛濕茶——茯苓赤小豆祛濕茶
除了按摩穴位,日常的食療也很有必要,能讓祛濕效果更翻倍!赤小豆+薏米的組合人氣向來很旺,不少明星網紅都試過,祛濕效果也很棒。
點擊加載圖片
[材料準備]茯苓15~20克,赤小豆20克、薏米20克,生姜3片(視需求)
[具體做法]將薏米洗凈,鍋燒熱,轉小火將瀝干水分的薏米完全炒干;接著將茯苓、赤小豆清洗干凈用水浸泡30分鐘,加入薏米,小火煎煮30分鐘,差不多只有一碗水,倒出水趁熱喝即可
此茶有清熱、健脾祛濕的功效,糖尿病人不適合喝,比較適用于咳嗽痰多、濕氣重的肥胖人群,如果體質偏寒,可以下幾片姜。
值得注意的是生薏米性質寒涼,連十分之一的功效都發(fā)揮不出,想要祛濕效果好,必須經過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