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開篇楔子中有這么一段話:
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fēng)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并題一絕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有很多人從這段話中分析出來:吳玉峰原創(chuàng)了《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寫就了《風(fēng)月寶鑒》,而曹雪芹只是坐享其成的修改增刪的編緝而已!甚至浮想翩翩把吳梅村意淫為原創(chuàng)作者,有了底稿,曹雪芹才有修改增刪的機會。更可恨者居然有現(xiàn)代人偽造出后二十八回,并稱之為《癸酉石頭記增刪試評本》,許多紅學(xué)家,不明真相的文人和讀者竟然也相信了這一偽做,并公然為之宣傳,以訛傳訛,把《紅樓夢》這一中外巨著與那堆垃圾相提并論,唉,本人只能報之于嘆息!此可謂是中國最大的悲哀也!
大家都知道,在《紅樓夢》中,幾乎所有的人名,都是諧音字,并賦予了其深刻的含義:
第一回,甄費,真,廢,乃真廢也。甄英蓮,乃真應(yīng)憐也。賈化,字時飛,乃假話,是非也。
第二回,嬌杏,乃僥幸也。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乃元應(yīng)嘆息也。
書中還有很多很多,如四大家族的賈,王,史,薛乃家亡血史,萬艷同杯,千紅一窟,群芳髓乃萬艷同悲,千紅一哭,群芳碎等等,無處不在,舉不勝舉。
可以得知作者是善用諧音之高手。
那么再回頭來看開篇的楔子,無需質(zhì)疑,是曹雪芹所做,因為即便他只是被稱之為編緝,開頭也必是他總結(jié)的!吳玉峰,我想應(yīng)該是“無遇逢”,或者是我在青埂峰上遇到的,也就是說,這個人你是遇不到的,在任何地方你都找不到“吳玉峰”的蛛絲馬跡,這個人就是石兄作者自己罷了。
再看東魯孔梅溪這個人,我認為是“恐沒兮”,意思是這個人恐怕也沒有吧,又綴上東魯這兩個字,表面上似乎有名有姓有地名更加可信,實際上更有畫蛇添足之嫌疑,姓孔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偏偏是住在孔子的故鄉(xiāng)?
《紅樓夢》《風(fēng)月寶鑒》《金陵十二釵》更是作者曾想用之書名,但卻最終定為《脂硯齋評石頭記》,被世人流傳了下來!
而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分出章回,并題之于“滿紙荒唐言”更是作者就是曹雪芹的明證,恐除了作者自己,無第二人敢評價《紅樓夢》為荒唐言,所以我認為是曹雪芹故意制造迷霧,虛虛實實,讓后人分不清作者到底是誰,把自己擺在修改增刪者的位置,以逃僻可能會有的文字獄!只有真正讀懂開篇這一段的話才能理解曹公的此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