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句屢經(jīng)歷史見證的治國古語放在今天,依然擲地有聲。國君想得到子民的擁戴,商家想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個人想贏得朋友的信賴,老板想獲得下屬的支持……顯然,這都是抓人心的問題。
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別人。凡事先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注重對方的心理感受,做出對方易于接受的方案,那么對方必然將心比心,認同你、理解你、支持你,這樣一來你們的關系就有了。否則,失了人心,一切都會完蛋。
1.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
歷史上,劉邦通過垓下一戰(zhàn)打敗項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建立了漢朝。在慶功會上,劉邦向眾人提問:“請教各位,我們?nèi)绾文艿锰煜?,而項羽又如何失去天下??br> 眾人議論紛紛,但是劉邦?否定了。最后,他發(fā)表了一番高論:“你們的話也對也不對,對者,只知其一,所謂不對則不知其二。我多次瀕臨于滅亡,但終究圖大業(yè),獲取天下,正是由于我尚有自知之明,并不過于相信自己的才能和運氣。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論治國安民,籌措糧草,我比不上蕭何;論指揮軍隊、統(tǒng)兵作戰(zhàn)、攻必克、戰(zhàn)必勝,我比不上韓信。我之所以能統(tǒng)一天下,并不是我有什么超人的本領,更不是有什么神靈保佑,只不過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借用了別人的長處來補償自己的不足。處處禮待像張良、蕭何、韓信這般能人,信任他們,充?發(fā)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才得了天下。”
劉邦的這段話,精辟到位,實際上道明了如何發(fā)展關系、贏得眾人擁戴的學問。劉邦知道自己的不足,這種自知之明讓他能夠團結(jié)有才華的能臣戰(zhàn)將。張良、蕭何、韓信都是有本領的人,但是通過劉邦這個人來組織,才發(fā)揮了應有的才華,實現(xiàn)了奪取天下的勝利。這是通過己安和人安,決勝千里的史實。
幾個人聚集到一起,大家各懷心思,的確很難團結(jié)到一起。但是,這不代表大家沒有合作的精神,只是不輕易合作;如果有著共同的需要,只要時機恰當,形勢有利,再加上有一個人出面調(diào)停、領導,大家仍然走到一起,干出一番事業(yè)。
那么,如何扮演這種中間人的角色,把各種關系處理得很妥當呢?這首先需要你下好“安人”這步棋,讓大家心往一處想。
?。?)洞察人們的心理
要想贏得眾人的支持,先要洞察大家的心理。為此,你要根據(jù)人們的外部特征來推測、判斷其行為動機、心理活動和行為傾向。
人的表情是反映其內(nèi)心態(tài)度、情緒、動機等活動的基本線索,是人的情感的外在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動有意或無意的流露和表現(xiàn)。在與大家接觸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對方表情來了解對方的動機、情緒和態(tài)度。其次要根據(jù)儀表、氣質(zhì)以及他人的評價,來判斷對方的性格、能力,進而在交往中有的放矢。
?。?)把不同風格的人捏合在一起
做一件事,往往涉及多個層面的人。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顆心,而每顆心都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經(jīng)歷的背景,甚至各自的生活壓力也不同,所以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自然也不同。
因此,真正有水平的人,善于使諸多不同都整齊化、系統(tǒng)化。在此,你要在了解個體需求、心理的基礎上,使大家愿意跟隨你的意志邁向同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處理關系的能力。
一個人有本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處理關?的能力強,能夠讓大家忠心耿耿地跟自己走。為此,你要了解大家的心思,滿足他們的需求,大家認同你、接受你、支持你,才會聽你的領導或指揮,為你辦事,助你成事。
來源:張俊杰《關系網(wǎng)》
感悟:人與人能和諧相處,首要的一條是要懂得尊重、學會尊重,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別人。我們需要尊重別人,別人也需要我們的尊重。尊重是自己的需要,又是別人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現(xiàn)在提建立和諧社會,也是歷史發(fā)展的需要。古人說“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我們只要尊重了別人,別人也會更加尊重自己。如果你想自己有個好人緣,想得到別人的尊重,想使自己的人生更臻完美,請尊重別人吧……文/單眼老表
2.以真心換取別人的忠心
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員,人與人之間就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交往,組成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在中國這個社會關系當中,非常注重這個“情”字。在一定情況下,一個“情”字能發(fā)揮出特有的功效。
從關系學的角度來說,在中國,“人情債”是永遠也還不清的。比如,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公司企業(yè)的員工這樣說:“干了這么多年了,上司待我也不薄,如果一走了之,可真有點兒說不過去啊!”由此不難想象,只要用真誠的情感去打動下屬的心,就很容易堵住下屬將要提出辭呈的口。這也恐怕就是“留才”的最佳途徑了。
誠然,人際交往中,會碰到很多事情與物質(zhì)待遇有著直接的或間接的聯(lián)系,但是另一重要問題——感情也是不容忽視的。就拿職場上的人際關系來說,感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職場上,喜歡別人關心自己,這是人之常情,上司也不例外。當上司遇到高興的事,如子女考上大學、喬遷新居等,心里想讓別人夸耀一番;而如果遇到犯愁的事,也想找個人傾訴。
下屬在上司高興時表示贊賞,在其憂煩時表示同情,即所謂“同甘共苦”,這樣,與上司的感情聯(lián)系必將加深。下屬如能對上司隨時關心,那么上司自然會在心中將他當成朋友。
要希望上司親近自己,下屬必須采取熱情的態(tài)度。對于上司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下屬如果能熱情地關心,想方設法為上司排憂解難,那么,下屬很容易獲得上司的青睞和特別關照。這樣一來,在公司里,你就可能有更大的發(fā)展前途。
在上司最脆弱時,需要下屬的關懷,這是下屬應有的體諒。上司由于悲傷,下屬應設法淡化他的這種心情。上司的苦惱,下屬應善意地了解,相信你的上司會很感動的。
要記住,你的上司也是人,他也需要人性的關照,只要你真心地把他當朋友,那么,他也會給你真誠的回報。當然,在熱心為上司排憂解難時,小心不要幫倒忙,更不可以顧此失彼,有損上司的尊嚴或利益。
作為下屬,遇到上司事務繁忙,需要你伸一把手的時候,你就應該主動幫忙或出主意等,上司一定會欣喜感激,你也就更加受歡迎了。
以真心換忠心,不僅在職場上如此,在別的人際關系中,感情的力量同樣不可忽視。只有用真心打動別人,才能使自己在交往場合中得心應手。
?。?)把自己融入集體中去
要真心實意地和別人交朋友,對于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要列為知心朋友,在友情的滋潤下,人的心胸是可以慢慢變得開闊起來的。
?。?)必須改掉自私的毛病
“針鼻兒心眼兒”最根本的原因是私心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為出發(fā)點。去掉一些私心,少一些嫉妒,就會減少一些計較,減少一些麻煩。
?。?)要學會用真心贊美一個人
贊美一個人,具有改變?nèi)松牧α?。當我們面對著各種性格、各種愛好的不同人群時,我們何不從對方最感到自豪的地方入手,通過對對方真心的贊美,來拉近和對方的距離,實現(xiàn)更加深入的人際交往呢?
?。?)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情出自“真心”
感情應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如果你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去尊敬每一個人,你就能夠擁有一種謙遜的胸懷,你就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和藹待人,你自然就會看到別人的長處,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對待他們。
?。?)他人困的時候,伸手幫一把
當別人遇到生活中的煩惱、工作中的難題,這個時候,你要積極地表現(xiàn)出愿意幫忙的態(tài)度,鼎力相助。對這些事,他人會終身難忘、心存感激。
在人際交往中,我心換你心,以愛心換誠心,以真心換忠心。如果你的臉色柔和,給人以沐浴春風般的溫暖,對方自然心領神會,愉快地與你交往。比如,企業(yè)中作為上司的你尊敬下屬,注意說話的語氣,從不大聲地喊叫、呵斥,說話友善,平易近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十分親近,下屬自然也就愿意靠近你、接受你、信賴你,進而把你的事業(yè)當成他(她)自己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