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文學創(chuàng)作大致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無意識創(chuàng)作;第二階段:有意識創(chuàng)作;第三階段,看似有意識其實無意識、看似無意識其實有意識的創(chuàng)作。
當然,“有意識”、“無意識”是相對的、階段的劃分,也就普遍而言。
所謂無意識創(chuàng)作,指的是創(chuàng)作的非理性化、非手段化。這樣狀態(tài)中的創(chuàng)作因“懂得”較少, 反而顯得干凈、樸素、簡單、純粹,體現(xiàn)出的往往是作家最根本的特性。這時期的作品,聽憑心的呼喚,文字中傾瀉的,是自己的愛、自己的熱、自己的沖動、自己的體味,較少雜質?!靶纳粤ⅰ?,寫作,僅是心的需要,審美的需要?!靶枰?,說到底,是創(chuàng)作的根本,是文學之所以產(chǎn)生的源頭,也是寫好作品的先決條件。不管作家的未來走到哪一步,他的處女作中,我們都能找到他的“本質”,也即他的興趣、他投向事物的眼光與角度、他的本色審美,甚至還能于其中找到他能夠達到、可能達到的層次。大多作家“原始”的無意識創(chuàng)作,因為干凈、純粹,因為“自我”,都極漂亮。作家必需自我。充分體現(xiàn)不同于任何人的自我特性的作品,才可能優(yōu)秀,才可能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頂峰。因初初“涉世”,“無意識創(chuàng)作”階段的作品,多少會顯出一些粗糙,一些稚嫩,一些寫作手法和思想情感相對的不成熟。
應該說,作為“有意識創(chuàng)作”的第二階段,對作家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這階段的作家,一方面信心十足,一方面,發(fā)現(xiàn)自己眾多“不是”,也因此,特別勤奮,尤其是,特別好學。他們努力想使自己在寫作技巧、表達方法、思想感情、認識感受等等各個方面,快速有效地得到提高,努力想使自己的創(chuàng)作成熟老練,格外要求自己加強理性化、手段化,希望能按自己的設計寫出理想作品。然而,有意識創(chuàng)作階段,偏偏是最易出問題的階段。很多作家,正是在這一階段迷失了自己。如果說,“無意識創(chuàng)作”的特點是不受他人影響,那么,“有意識創(chuàng)作”的特點恰是太易受他人影響。這階段的作家,像突然進到繁華世界的鄉(xiāng)村少年,一時眼花繚亂,因顧著看別人而不看自己。這個階段,他們寫出的毎個字都會感覺自己是在創(chuàng)作,他們的文字往往是學來的、模仿的、刻意制造的,而不是心里流出的。他們自信不足,易受時尚影響,將文壇流行作為追求。因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中國作家個性發(fā)展不夠充分、不夠健康,特別易生取巧心理,選走捷徑。他們探頭探腦、察言觀色:他人怎么成功,他們就怎么去做;他人怎么寫、寫什么,他們就怎么寫、寫什么。這階段的作家,在告訴自己應該這樣那樣的同時,忘了自身獨立與原創(chuàng)的重要,在向這人那人以及文壇流行努力靠攏的同時,則離自己越來越遠。他們以為自己正理性地指揮著自己,其實,他們是在受著別人的指揮。
至于第三階段,那是洗盡鉛華、爐火純青的階段。這階段的作家,有意識與無意識已融為一體。他們心到筆到,想表達的和所表達的自然天成、不見斧痕,不見匠心、刻意與手段。你看他寫得無心,其實他很有心,看他寫得有心,其實他很無心。一切只因為,怎么選材、怎樣的材表達怎樣的思想情感、怎樣的表達才合適,在他們已是水到渠成,無需再多考慮。
毫無疑問,第三階段,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至高境界,是大家的境界。
當今文壇,有那么幾位作家其實是有希望成大家的,只可惜,他們過早地認為自己已是大家,于是,對自己沒了苛求,學著大家的派頭,筆墨無拘無束,肆意流溢,看上去瀟灑,其實寫作的基本關還沒真正過去。沒理性的,以為自己很理性;感性不足的,以為自己很感性;到處斷枝碎葉的,踩著斷枝碎葉卻能視而不見;更有甚者,到今天,還在學著這個那個,卻以為,自己已在泰山之巔。
作者:黃惟群
編輯:劉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