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種名叫斗雞的賭博游戲,這種游戲在各國的宮廷里十分流行。帝王將相們在酒足飯飽以后,無所事事,常常用斗雞來消磨時光,比賽輸贏,從中取樂。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國王特別愛好斗雞的賭博游戲,他雖然也飼養(yǎng)一些斗雞,卻因為馴養(yǎng)得不好,總是失敗。于是齊王便下令張榜招募馴養(yǎng)斗雞的能手,紀沽子是一個專職馴養(yǎng)斗雞的專家,遠近聞名,他應招去給齊王馴養(yǎng)斗雞。
紀沽子馴養(yǎng)斗雞十天,齊王便迫不及待地催問說:“馴養(yǎng)成了嗎?”
紀沽子回答說:“還不行。這雞沒有什么本領卻很驕傲,仗著傲氣,躍躍欲試。”
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怎么樣?現(xiàn)在成了吧?”
紀沽子說:“還不行??!它聽到其他雞的叫聲,見到其他雞的影子,反應得特別迅速?!?/font>
齊王說:“怎么,反應迅速還不好嗎?”
紀沽子說:“反應迅速,說明它取勝心切,火氣還沒有消除?!?/font>
又過了十天,齊王再一次問道:“怎么樣了?現(xiàn)在難道還不成嗎?”
‘紀沽子說:“現(xiàn)在差不多了。別的雞雖然鳴叫著向它挑釁,它好像沒聽到似的,神態(tài)自若,毫無變化。不論遇到什么突然情況,它都不驚不慌,一副呆頭呆腦的樣子,好像木頭做的雞,它已具備了斗雞的一切特性了!別的雞看到它這副模樣,沒有敢與它斗架的,遇到它掉頭就逃跑。”
齊王把這只斗雞帶到斗雞場上,果然每斗必勝。故事解讀:
有的時候,大智若愚,將勝負置之度外恰恰可以取勝,成功之道在于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應用之道: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梢钥吹竭@種現(xiàn)象:一些很有學問和修養(yǎng)、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卻顯得愚鈍,既不與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計。正由于這樣,一些無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議論他,并自以為聰明得計。
其實,大凡大智慧、大聰明之人,他們都胸懷坦蕩,胸襟豁達,明白大道理,對于身邊瑣事一目了然,當然用不著處處用心,或者甚至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與人斤斤計較。因此,他們心中總是很安逸,行為也總是很超脫。這好像就是“絕圣棄知”。
而那些只有一點小聰明的人卻正好相反。他們喜歡察顏觀色,見縫插針,無孔不入。這種人要是談大道理,便氣勢洶洶,咄咄逼人;談具體事兒,便婆婆媽媽,絮絮叨叨,沒完沒了。他要是和別人打上了交道就老是糾纏不清。然而,他長于勾心斗角,雞蛋里可以挑出骨頭,沒有事兒也可找出是非來。
也有的人善于偽裝,見人一臉笑,一副慈眉善目;有的人當面很熱情,很義氣,背后卻在設陷阱,下決心陷害朋友;有的則把心思埋得不露蛛絲馬跡,讓人覺得他高深莫測。
這樣的人,表面上很厲害,但內(nèi)心里很虛弱。遇上小小的風波,他就惴惴不安,因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那耿耿于懷的私利。碰上大危險,他便感覺自己完蛋了,或犧牲朋友以求自保,或者神思恍惚,一點主張都沒有。
一旦形勢有利,他們就很猖狂。他們發(fā)動進攻時,就像利箭一樣迅速、猛烈。因為,他們時刻都在窺伺別人的紕漏,以求滿足自己的進攻欲與征服欲,并因之使自己獲得好處,證明自己聰明、有水平。
他們要留神什么時,就像發(fā)過誓一樣,咬緊牙關,三緘其口。實際上他們是在等待時機,以求在合適的時候進攻他人。
空洞的東西永遠只是空洞的,與事實不相依屬。不過有一點卻很明確:從造物主那里得到自己的身體。生命來到世界上,有了形體,就不應參與人世間勾心斗角、互相傾軋的爭斗,并在這種爭斗與傾軋中了結(jié)自己的一生。如果人們?nèi)纹渑c外物互相戕害、互相折磨,任其如脫韁的野馬一樣走向生命的盡頭,而沒有辦法克制自己,那么,生命不是太可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