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導(dǎo)游朗朗道,延安不僅是革命圣地,還是中國牡丹之鄉(xiāng)。聞之不覺一震,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喜習(xí)國畫,尤對習(xí)作牡丹情有獨鐘,故對牡丹的話題特別敏感。素聞河南洛陽牡丹甲天下,且有山東菏澤牡丹相媲美,我亦曾數(shù)次赴洛陽觀摩牡丹花展,到鋪天蓋地的牡丹花叢中寫生,吮吸花的芳香,感受花的神韻,延安又怎會是牡丹之鄉(xiāng)?
延安周圍環(huán)山,有寶塔山、鳳凰山、清涼山和萬花山,合稱延安四大名山。萬花山海拔1320米,位于延安市東南10余公里的杜甫川。每年5月其東坡有野生牡丹盛開,約5萬余株,20個品種,占地300多畝,氣勢恢宏,蔚為大觀?!堆影哺尽飞险f:從1497年(明朝弘治年間)延安知府李延壽的石碑碑文中可以看到,早在距今1500多年的六朝(公元222年—589年)時期,萬花山就有牡丹,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前后開放,花期月余,花色有紅、紫、黃、白、粉、綠六種,花形單瓣形、托桂形和黃冠形。另據(jù)1942年的《陜甘寧盆地植物志》稱,延安萬花山有野生牡丹,“5月盛開,與蒼柏共生,極為美觀”。
據(jù)有關(guān)專家研究,認為萬花山的牡丹是中國牡丹的原生種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雖然當今洛陽、菏澤堪稱牡丹王國,但其牡丹是人工栽培的牡丹,體現(xiàn)的是人的智慧、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科技力量。延安萬花山的牡丹是野生牡丹,用時下的話說是“原生態(tài)”,是大自然的造化。它植根于黃土高原之上,在干旱少雨的特定環(huán)境中頑強地生長、繁衍,年生長量很少,生長期很長,形成了矮小的灌木,高不過1米。可是在自然雜交的情況下,有時一株上會有多種花色的花朵競放,花盞艷麗,芳姿可人。
近年來,延安在保護萬花山野生牡丹種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萬花山野生牡丹資源,把萬花山辟為風(fēng)景區(qū),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shè),打造成集牡丹觀賞區(qū)、民俗文化展示區(qū)、度假區(qū)和游樂區(qū)四大功能區(qū)的休閑度假旅游區(qū)。牡丹觀賞區(qū)占地300多畝,有珍貴野生牡丹5萬余株,計18個品種,另有各色名優(yōu)栽培牡丹20多畝,100多個品種。
作者:陳玉蘭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