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放上神像、擺上異獸,粉以琉璃、飾以黃金、涂上脂粉。請詩人出生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p>
這是法國一代文豪維克多·雨果在1861年11月25日于高成居為紀念圓明園所寫出的文章。
人們尊敬雨果,不僅僅因為雨果才華橫溢的文學天賦,更是因為雨果身上有一種跨越國界的人道主義關懷。
當?shù)弥哂小叭f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毀于英法聯(lián)軍之手,雨果直接怒斥這是強盜行徑,對自己的祖國也絲毫不留口德。
150年后的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圓明園率先入列。
文物考古專家也進行了相關的考古發(fā)掘工作,意外發(fā)現(xiàn)了50000多件文物。
此次圓明園考古發(fā)掘工作,由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牽頭,并批準了相關行政文件,具體的一項考古工作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執(zhí)行。
首先專家們先是歷經兩年的謀劃,開會討論,商討了發(fā)掘范圍,從各地召集了一批清史歷史學者和考古專家。
準備工作一直持續(xù)了兩年之久,正式的發(fā)掘工作直到2013年10月開始。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前期調查和勘探的基礎上,率先對大宮門區(qū)域內的部分遺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預計發(fā)掘的總面積大約為3000平方米。
大宮門區(qū)域位于圓明園遺址公園的西南部,北面是公園的西南端圍墻,西面是一畝園舍,南側是西靜園公墓。
由于該區(qū)域在遺址公園的外圍,屬于開放區(qū)域,公眾可自由出入,并且地表種植有大量的樹木,地下還埋藏有電纜和水泥管道。
經過商議,專家們決定先暫時進行封閉措施,并請來了施工隊先清理地下的埋藏物。
隨后,考慮到此項發(fā)掘是項長期任務,共分三期,一直到2022年才可完全收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首先對大宮門進行了整體布方,每個探方分為10米*10米的正方形。
其次,對區(qū)域內的地層進行了勘探,發(fā)現(xiàn)地層的土質構成比較簡單,這大大降低了發(fā)掘難度。
根據(jù)土層的成分,簡單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是現(xiàn)代墊土層,厚0.75-1.80米不等,土質較松,土色呈現(xiàn)黃褐色,覆蓋整個發(fā)掘區(qū)域。
第二層為現(xiàn)代填土層,質地較硬,內含石塊、白灰渣以及圓明園少量的磚塊和琉璃瓦。
截止到2017年,圓明園考古隊已經完成了22處景區(qū)的考古勘探工作,探明了這些景區(qū)的遺址保存和布局情況,先后對如園遺址、蓄水樓遺址進行了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文物多達50000余件。
起初,考古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驗證大宮門、如園等只存在歷史典籍中的建筑是否真實存在。
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考古隊本以為圓明園大多數(shù)的文物都被掠走,或焚毀于戰(zhàn)火,沒想到卻有了意外之喜。
在這些文物中,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御河的淤泥中發(fā)現(xiàn)了一尊獸首。為了防止氧化,專家們不敢亂動,送回到研究所的化學分析室進行清洗。
原來這是清廷宮內常用的鎏金大象獸首,皇宮子弟們幾乎家家必備這種把玩物件。這尊大象獸首造型優(yōu)美,整體線條流暢,長長的象鼻,尾端彎曲,神態(tài)安然,代表了清朝時期高超的冶煉工藝。
即便歷經百年滄桑,在地底安眠已久,卻仍然金光閃閃,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除了栩栩如生的象首,考古人員還在石板之間發(fā)現(xiàn)了“銀錠鎖”(也稱細腰),其作用是連接上下石板、安放欄桿,平面寬度約為幾十公分左右。
最下層的石板還有柏木地釘,直徑為0.06米-0.10米不等,用來穩(wěn)固御河地基。
非??上У氖窃谶@次發(fā)掘中,這50000件文物大多都是木制品、瓷器、青銅器、雕花獅子、西洋石構件等。
由于埋藏時間過長,又長時間遭到了地下河水的浸泡,保存的都不是很完整,只有少部分可以重新修復,供世人展覽。
不過大家也不必灰心,在2022年11月,考古人員又帶來了新的消息。
北京市文物局發(fā)布公告,說:“經過三年的發(fā)掘,位于西北部的澹泊寧靜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座主體為田字房的建筑遺址,同時還揭露出新的皇家稻田遺跡?!?/span>
這座“田字房”建筑總共33間,各個房間面積大都是4.48個平方,深1.28米。地面部分雖已不見,然而建筑地基保存還算不錯。
臺基面上可見柱頂石、地方磚、排水溝,基槽則是密集的地釘孔,即剛剛提到的“柏木樁”,起到防止建筑下沉的作用。
北京市考古研究所的張中華說:“此次發(fā)掘意義重大,理清了田字房的形制,為清代皇家園林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建筑藝術是九大藝術之一。西方的古代建筑多以教堂為主,是人與上帝的溝通場所,是靈魂的安放地;而東方的頂尖建筑則是皇家園林,著重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努力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作為園林藝術的頂峰之作,圓明園凝聚的是整個中華文化的建筑智慧,占地面積達到352萬平方米,共有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的無上稱號。
不過人們對于圓明園知之甚少,就連始建時間都說法頗多,至于建造的初始動機,更是眾說紛紜。
在清史研究界,大抵有兩種說法,一是在《欽定日下舊聞》有過記載,在康熙四十八年,這一天的康熙,龍心大悅,將這處私人園林賜給了自己的第四子,也就是后來的雍正帝
據(jù)說圓明園的“圓明”二字就是雍正帝的佛家法號。二是說圓明園的修建任務本來就是皇家園林“三山五園”計劃之內的產物,建于1701年。至于何種說法為真,現(xiàn)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
康熙四十年以后,國內承平日久,經濟迅速發(fā)展,朝廷的稅收也漸漸充盈國庫,于是康熙便在北京西郊建造了很多的園林。
從此以后,自康熙以下,歷代帝王都對圓明園的經營不遺余力。
每到春天和夏天,都到圓明園暫避毒辣的太陽,從雍正開始,這已成為宮廷的習慣,且歷代如此。
一年之中,帝王們在圓明園生活的時間超過一半,城內莊嚴的紫禁城僅僅是舉行大典儀式的地方。
不過到了1860年,圓明園就迎來了一次毀滅性的浩劫。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聯(lián)軍在八里橋大敗僧格林沁,這場慘烈的對決告訴世人,冷兵器時代的蒙古騎兵稱雄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未來將由火藥主宰戰(zhàn)爭。
北京門戶大開,一天之后,咸豐帝倉惶逃離北京,留下恭親王去和英法談判。
10月6日,英軍獲得消息,清軍可能退守到京城西北的圓明園附近,隨即帶兵前往。
當天晚上七點,蒙托邦率領法軍先期到達圓明園,走在隊伍最前的皮納海軍副官同園內的清軍守衛(wèi)人員發(fā)生激戰(zhàn)。
不出幾個小時,就擊退了守軍。第二天拂曉時分,蒙托邦進入園內,一位隨從副官記錄了當天的情景: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的是園中第一座樓閣,工兵用斧子將打門鑿開,撕下封條……
歐洲的任何一座宮殿都不及這座皇家園林,園中遍布假山、水道、拱橋和雅致的木質鍍金涼亭,并覆蓋著各色的帷幔。
由于是法軍最先抵達,搶劫也最先從法軍開始。
法軍營地堆滿了大量的手表、鐘表和大量的玉石。士兵們在地窖里發(fā)現(xiàn)了不少小塊銀錠價值約合八十萬法郎。
在一個存放檔案的宮殿里,有許多山水畫和人物畫,甚至還發(fā)現(xiàn)了當年馬嘎爾使團贈送給清朝的馬車。
在法軍翻譯官埃利松的《翻譯手記》中毫無顧忌展現(xiàn)了當時瘋狂搶劫的場景:
英國人,法國人,士兵,軍官統(tǒng)統(tǒng)沖進了圓明園,中間夾雜著我們的苦力,搬的走的就送上馬車,搬不走的就一把火付之一炬。
搶劫物品帶來的愉悅感已使聯(lián)軍官兵處在得意忘形的極度亢奮狀態(tài)之中。
臨走時,聯(lián)軍放火燒毀了這座宮殿,可是老天有眼,10月9日就天降大雨,熄滅了這場大火。
可是往日輝煌、宏大的圓明園從此不復存在,剩下的只有斷壁殘垣。
焚毀的不僅僅是圓明園,更是東方文化,這也向世人昭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在文化的碰撞之中,以文明自詡的西方人卻誕生出了兩個厚顏無恥的強盜,一個叫做英吉利、一個叫做法蘭西。
為了紀念雨果的仗義執(zhí)言,在圓明園的大水法遺址旁,矗立著一尊雨果的半身雕塑。
另據(jù)了解,人們圍繞著圓明園是否應該復建的問題也爭論不休。
考古界、歷史學界也分為“廢墟派”和“重建派”。2020年,圓明園管理處宣布:將有選擇恢復一部分遺址,比如土木建筑之類,但核心建筑——西洋樓,大水法暫不重建,為這場爭論暫時劃上了一個句號。
參考資料
《圓明園始建之年的辨析》 清史研究 2020年第4期
《圓明園遺址公園大宮門區(qū)域考古發(fā)掘簡報》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圓明園展開史上最大規(guī)??脊虐l(fā)掘》 汕頭特區(qū)晚報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