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樵問答》
漁樵互答,曲意深長,神情灑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xiàn)于指下,迨之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斯奏者,必修其指,而靜其神,始得。
《山居吟》
其趣也,巢云松于丘壑之士,澹然與世兩忘,不牽塵網(wǎng)。乃以大山為屏,清流為帶,天地為之廬,草木為之衣。枕流漱石,徜徉其間。至若山月江風(fēng)之趣,鳥啼花落之音,此皆取之無盡,用之無竭者也。
《天風(fēng)環(huán)珮》
若夜寒月白,云淡星稀,瑯風(fēng)玲玲,玉露湛湛,凜若神游于太羅,仙游于仙館,鏘然鳴珂,鏗然戛玉,不見斯人,但間瓊居珊珊而已。使人聞之,有換骨超凡之想。茍非神仙中人,豈能識之。
《羽化登仙》
虛空縹緲,如列子之御風(fēng),古靜幽奇,似莊周之夢蝶。焚香靜聽,真可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者歟!迥非塵凡所能想象。
《蒼梧怨》
蒼梧怨者,娥皇、女英思帝舜而作也。帝南狩,崩于蒼梧之野,二妃追思盛德,淚染湘竹,竹為之斑,因為是曲。韻高調(diào)高,真堪四美虞韶,所謂南風(fēng)之薰,可以解慍;蒼梧之怨,可以寫憂者也。
《梅花三弄》
從容和順,為天地之正音;而仙風(fēng)和暢,萬卉敷榮,隱隱現(xiàn)于指下。但新聲奇變,稍近時俗,然恬靜幽清亦古曲也。宋姜夔作疏影暗香二曲,亦祖此意,較之愈覺奇,有古淡之音。
《碧天秋思》
此曲凌云霄漢,高遠(yuǎn)之意,游心于四海之外,寄傲于巖穴之間。胸襟寬闊,有飛鵬萬里之思。抑揚頓挫,奇特不一。西風(fēng)凜冽,景物蕭條,我獨悠然遁世無悶也。
《廣寒秋》
若當(dāng)清秋之際,夜涼人靜,天宇昭曠,蟾魄騰輝,素娥研色,散清香于六合,飄丹桂于九天,中有徜徉之樂,而自得其趣矣。豈庸人可得而測識哉?故寫興于琴。惟吸風(fēng)飲露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