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銀都是非常稀有的貴金屬,尤其是銀,歷史上曾長期作為貨幣使用。因為稀有,所以中國歷史上很少以金銀為原料制作器物。正因為如此,金銀器常被看作財富與等級身份的象征。
早期金銀器制作主要是沿用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漢代以后,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中亞一帶先進的金銀器加工工藝逐漸傳入我國。大約唐代,終于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備的金銀器加工手段。 大致說來,主要有范鑄、錘揲(dié)、焊接、掐絲、炸珠等成形工藝及鏨(zàn)花、鑲嵌、收挑等表面裝飾工藝。
戰(zhàn)國 金盞與金漏匕戰(zhàn)國 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遼 龍珠紋鎏金銀冠
范鑄是一種源自青銅鑄造的加工工藝,將金銀液熔化后澆入范模以成器。錘揲利用了金銀的延展性能,用鐵錘或木錘將金銀錘打成片。焊接是在金銀器部件之間澆灌金屬液體以連接器物。掐絲利用金銀的延展性能,用工具將金銀掐成各種紋樣。炸珠通常用于制作大小金銀珠,即將熔化的金銀液體滴入溫水中,利用表面張力使其凝固為大小不等的金銀珠。
南宋 六棱金杯和金盤元 如意紋金盤明 萬歷皇帝金絲冠
鏨花就是用鏨刀在金銀器表面刻劃出各種花紋圖案。鑲嵌則是在金銀器表面嵌入珍珠、水晶、寶石等飾物以增加器物美觀度。收挑也是一種鏨花工藝,不同的是,收挑時,于器物兩面鏨花,有收有挑,有凹有凸,使金銀器表面裝飾紋樣的立體感更強。
此外,由于色澤光亮,金銀還經常用于其他器物的表面裝飾,如用于青銅器表面裝飾的鎏金、貼金、包金及錯金銀工藝,用于漆器表面裝飾的金銀釦以及金銀平脫工藝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