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2年,定難軍首領李繼捧率部投降北宋,并且將夏、 銀、 綏、 宥之地獻于宋,北宋嘉之,授其彰德軍節(jié)度使。
李繼捧歸降北宋的行為引起其族弟李繼遷的不滿,李繼遷憤而出走,依靠著李氏的威信力,在夏州以北糾集了大批羌族勢力,“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往往多歸之”,并以通婚的方式與南山黨項野利氏及遼結成了反宋聯(lián)盟。
公元990年遼帝冊封李繼遷為“夏國王”。
公元991年七月,李繼遷占領銀、綏二州,后又放棄銀州。
公元992年正月,李繼遷再次引兵進入并占據(jù)銀州城。
公元997年十二月,李繼遷又上表歸宋,宋廷授其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李繼遷受任夏州刺史后,仍在邊地擄掠,不斷與宋朝發(fā)生局部的戰(zhàn)爭。
公元1001年九月,李繼遷攻陷宋清遠軍,乘勝進圍靈州。
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李繼遷率諸部落攻陷宋朝重鎮(zhèn)靈州,改名西平府。
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繼位,同年李元昊攻占涼州。
公元1035李元昊滅歸義軍,第八任曹氏歸義軍節(jié)度使曹賢順以千騎投降西夏。
公元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大夏。李元昊稱帝后由于得不到宋朝的承認,對宋發(fā)動戰(zhàn)爭,1040年發(fā)動三川口戰(zhàn)役、1041年發(fā)動好水川之戰(zhàn)、1042年發(fā)動定川寨之戰(zhàn)。這三次戰(zhàn)役都以李元昊大獲全勝告終。西夏雖然贏得了戰(zhàn)爭,但也損失慘重,因此答應講和,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議”,西夏元昊向北宋稱臣,但北宋每年給西夏歲幣絹15萬匹、7萬兩銀和3萬斤茶葉,北宋付出歲幣成為“君”,保一方“國泰民安”。
公元1044年,攜10萬精銳御駕親征的遼興宗在河曲之戰(zhàn)中被西夏擊敗。
公元1047年,太子寧令哥娶妻沒移氏,李元昊看到兒媳婦美貌如花當場搶走并封為皇后。
公元1048年正月,夏景宗李元昊為太子寧令哥刺傷身亡。沒藏訛龐殺寧令哥,擁立出生僅十一個月的李諒祚為帝,尊沒藏氏為宣穆惠文皇太后,因李諒祚年幼,沒藏太后攝政。
公元1049年,遼興宗乘西夏景宗李元昊新喪之機,發(fā)兵三路攻夏。遼南路軍輕敵冒進,慘??;遼中路軍聞南路軍敗訊,不敢繼續(xù)深入,撤兵而回;北路軍進至賀蘭山,擊敗沒藏訛龐率領的三千騎兵,追至涼州,俘李元昊遺孀沒移皇后及官僚家屬多人,獲大量牲畜而還,西夏損失慘重,向遼稱臣。
公元1064年,西夏攻略慶州,在大順城被宋軍擊敗,夏毅宗李諒祚受傷,一年多后去世。
1124年,金與西夏達成和議,夏崇宗被迫向金奉表稱臣,金則割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祿泊以西之地給夏。
公元1209年,蒙古攻夏,兵圍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夏襄宗求救于金,金坐視不救,遂獻女向蒙古求和,并附蒙攻金。
公元1213年元月,夏兵攻破金保安州,八月,攻破邪州,十二月,攻破鞏州,進圍平?jīng)龈?,被金兵擊敗?/p>
公元1215年十月,破金臨洮府。
公元1216年九月,西夏聯(lián)絡蒙古軍隊,合兵攻打金延安、代州等地,并攻陷潼關,同年冬,西夏派兵四萬余圍攻金定西城,被金兵打敗,死二千余人。
公元1224年,蒙古又發(fā)兵攻夏,并攻占銀州(今陜西米脂西)。
1224年九月,西夏遣使與金修好,次年,和議成。規(guī)定兩國各用本國年號,夏帝以金帝為兄,互通使節(jié),開放互市。
公元1226年,蒙古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滅夏之戰(zhàn)。蒙古軍先后攻占沙州(今甘肅敦煌西)、肅州(今甘肅酒泉)、甘州(今甘肅張掖)、西涼府(今甘肅武威)、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等地,進圍中興府。
1227年七月,夏末帝投降被殺,西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