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盆景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和觀賞價值。那么,臘梅盆景應該怎么制作?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砼D梅盆景的制作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取材與培育
采用山地野生蠟梅老根樁下地培育,制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方法是: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后,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yǎng)胚”,成活后移至盆內(nèi)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蠟梅進行嫁接,成活后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上盆過程
1、選盆:蠟梅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一般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等,蠟梅老樁可用中深的馬糟盆或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色澤以深紫色或赭紅色較好,以映襯蠟黃色花朵,增加其觀賞效果。
2、用土:蠟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yǎng)土。
3、栽種: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fā)前后為宜。一般宜斜栽,便于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整姿造型
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河南鄢陵縣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其傳統(tǒng)造型藝術(shù)有“屏扇梅”、“疙瘩梅”、“懸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歡迎,其造型過程: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于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干直徑2B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zhì)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干,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nèi)要涂泥,并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后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干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tǒng)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懸枝式”外,還有“順風式”、“垂枝式”、“游龍式”等,現(xiàn)在造型,樹形大都以斜干式、自然式為主。
臘梅原產(chǎn)中國中部,其中河南省鄢陵縣之臘梅,曾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譽。臘梅品種,大體有5種。
1、素心梅?;ò觊L橢圓形,向后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
2、虎蹄梅?;ù笊S,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
3、磬口梅?;ò贻^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4、金鐘梅?;ù簏S色,形似金鐘,重瓣,香氣亦濃。
5、狗牙梅?;ò昙舛屋^小,外輪花瓣淡黃色,內(nèi)輪花瓣有紫條紋,香氣淡,因其花九出,又稱“九英梅”。
上述5種中,以素心梅和磬口梅較為珍貴,色香俱佳,最具觀賞價值。
哀愁悲懷的慈愛心,高尚的心靈,忠實,獨立,堅毅,忠貞,剛強,堅貞,忠實、忠貞,高潔,高風亮節(jié)、傲氣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氣,獨立創(chuàng)新。
古代詩人常將冬日的梅和雪進行比較,可見梅在古時候,已被古人們認為是不畏寒冷的了。一直以來,梅花也總被認為是堅強,高傲的象征。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蠟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王安石的一首《梅》更是廣為人知。
臘梅花開于寒月早春,花黃如臘,清香四溢,為冬季觀賞佳品,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觀賞花木。除此之外,臘梅還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一般以干燥花蕾入食。干燥花蕾呈圓形、矩形或倒卵形,長1~1.5厘米,寬約0.4~0.8厘米,花被疊合作花芽狀,棕黃色,下半部由多數(shù)膜質(zhì)鱗片所包,鱗片黃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氣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膩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臘梅花味甘、微苦、采花炸熟,水浸淘凈,油鹽調(diào)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其果實古稱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藥,不可誤食。
現(xiàn)代藥理分析,臘梅花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國醫(yī)學認為:臘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郁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臘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猜你感興趣:
1.柏樹盆景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