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里的參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是人參,人參中又分生曬參和紅參,這兩個都偏溫,紅參更熱,雖然二者的補氣效果很好,但都容易上火。
西洋參的力量居其次 ,但西洋參在補氣的同時補陰,所以是 氣陰雙補的藥物,一般不上火,可以日常服用,作用也平和。
還有黨參,性質(zhì)也是溫的,補氣作用不及人參,經(jīng)常用20-30克黨參代替生曬參,因為價格便宜,但會上火,我們常吃的“生脈飲”就是黨參制劑,如果不是虛寒,吃了大便會干燥。
還有是太子參,從力量和性質(zhì)上,都類似西洋參的“縮微版”,比較平和,可以用到30克來替代10克的西洋參。
還有一種參是沙參,主要是補陰的,補氣的力量很小,最適合用在干燥季節(jié),或者發(fā)燒之后的善后,15克沙參,15克玉竹,和一只鴨子燉湯,非常適合春秋干燥季節(jié)養(yǎng)陰,只是在秋天的時候 ,這個湯里多加點姜,因為秋天的燥是涼燥。
還有一個參是丹參,毫無補氣作用,是活血化瘀的圣藥,有“一味丹參,共同四物”的說法,意思是,一個丹參,就有“四物湯”的作用,“四物湯”是補血活血的經(jīng)典方子,由當(dāng)歸,芍藥,川芎,生地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