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個世界說說痛苦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頭牛竟會有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向田邊,問走近的老人:“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著犁站下來,看了我一眼,說:“這牛叫福貴,就一個名字?!?/span>
“可你剛才叫了好幾個名字啊?!蔽乙琅f不解。老人神秘地朝我招招手,等我湊過去,他欲言又止,因為,他看到牛正抬著頭,就訓斥它:“你別偷聽,把頭低下?!?/span>
牛果然低下了頭,這時老人悄聲對我說:“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幾個名字去騙它,它聽到還有別的牛在耕田,就不會不高興,耕田也就起勁了?!?/span>
——余華
這是余華的小說《活著》開頭部分的一個故事,我一直把它當作一個寓言去讀。
一個人的痛苦,與此十分類似。也許,你在生活中真的很苦很累,但真正讓你痛的,卻不是苦和累,而是孤單。
也就是說,在痛的蒼茫里,不是首先要看到彼岸,而是要看到同命相憐的人影。因為,當彼岸太遙遠,身邊綽綽的人影,才讓你心安。
痛到踽踽獨行,最容易心生凜冽,而一顆凜冽的心,會讓襟懷變得促狹。人在這時候,會不停地追問自己:這么大的世界,為什么痛的偏偏是我,而不是別人?
不能不說,這是人性的灰暗之處。這種灰暗,是扭曲地反抗,也終會反抗到扭曲。因為,強大的追問,常常會把痛逼到絕地,把人逼到絕境。痛到委屈,就會覺得自己越發(fā)地可憐,而越可憐,就會越孤單。
命運的荒寒處,只有一個人在戰(zhàn)斗。勢單力薄不怕,怕的是形單影只。有時候,甚至可以堅強到連孤單都不怕了,要命的是,你還得裝作不孤單。
人生的一部分痛苦還在于,有苦不能言,有苦無人可言。表面上,強大到談笑風生,一轉身,恓惶到滿心悲涼。
在人生的所有境遇里,天塌大家死,最是無所謂。無論多深重的痛苦,只要大家平等地承受,就無足懼。因為平等,所以平衡,因為平衡,所以平靜。問題是,世界不會把所有都攤到均勻。于是,在認同感上,若有人比自己強,可以接受;若自己不如所有的人,就會變得十分不甘心。
人生不如意常八九。可常常是,自己痛快的時候,看不到別人痛苦;自己痛苦的時候,卻又總覺得別人都在痛快。當眼睛過濾了生活,心靈就會在回轉中,走向偏狹。
在自我的天地里待得太久,痛就會沒了釋放的出口。這個世界,放下痛苦的一種方式,就是要去知道還有更多的人,也正在痛苦著。其實,這樣,也不是沒了痛,而是當你在心底里盛下了別人,就會淡忘了自己。
“貼近生活,探尋人性和人心。”我的新書《在安靜中盛享人生的清涼》,2016年4月出版。當當網(wǎng)、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均有售。
馬德,作家,已出版《在安靜中盛享人生的清涼》《允許自己虛度時光》、《當我放過自己的時候》等十余部。微博@馬德微博,個人公眾號:馬德(ID:made1668)。
壓題圖片:@作家李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