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紅樓夢主題曾撰文專門闡述過,題目就叫《千紅一哭悼紅樓》。誰知這二天有紅迷朋友對我說了幾句“不入耳”的紅樓夢主題論,我有感于此,在新浪微博上發(fā)了幾句話,算是對我的《千紅一哭悼紅樓》的補充吧。
紅樓夢引子: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所以“懷金悼玉”是紅樓夢主題。那么“懷金悼玉”我們該如何理解如何定位?“懷金”當(dāng)是懷念薛寶釵,“悼玉”當(dāng)是悼念林黛玉。在紅樓夢里,薛寶釵、林黛玉分別代表著普天下兩大類不同的薄命女兒,一類是程朱理學(xué)順民,一類是叛逆,“合二為一”乃“兼美”。
“兼美”是秦可卿,是為天下美女。所以懷金悼玉總括《金陵十二釵》,總括普天下薄命女兒。我用七個字高度概括紅樓夢主題乃“千紅一哭悼紅樓”。眾多學(xué)者說紅樓夢主題二元、多元,我認為不確。比如說賈府衰亡,那只能說賈府衰亡加速了天下薄命女兒走向薄命,走向死亡。我們不能據(jù)此說紅樓夢主題二元、三元甚至什么多元。
我再舉例:好了歌及飛鳥各投林。好了歌總括人間百態(tài)賈府興衰,但飛鳥各投林卻完全落腳于《金陵十二釵》,沒有賈府事。詳細解讀請參閱拙文《好了歌注與飛鳥各投林》。我們再看甲戌本“凡例詩”:“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詩乃曹雪芹親筆,“紅袖”指寶釵,“情癡”指黛玉,“合二為一”正是天下美女。
甲戌本“凡例詩”里,“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正高度濃縮紅樓夢主題,也是“懷金悼玉”之翻版。許多學(xué)者認為甲戌本《凡例》不是曹雪芹所寫,我認為是完全錯誤的,至少除曹雪芹之外沒人懂得“紅袖”在紅樓夢里是寶釵專屬。我知道不過是因為我仔細研究紅樓夢的結(jié)果。詳細解讀請紅友參閱我有關(guān)論文。
附:關(guān)于紅袖在紅樓夢里是寶釵專屬
“紅袖”典出白居易《偶題五絕句》: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詩里,紅袖指楊貴妃,即“薛寶釵”,而翠黛正好可指“眉尖若蹙”的林黛玉。--當(dāng)然,這是曹雪芹慣用的“移花接木”,乃曹雪芹所長、所特有?!奥约t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清楚地點明了寶釵失去寶玉后年年哭泣,而黛玉情癡到底,淚盡夭亡(今本后四十回乃胡說八道,可至今還有人在鼓吹,在混淆視聽,在誤導(dǎo)讀者,實令人氣憤)。
我們知道,寶釵后來是被寶玉“休棄”的,她年年重陽望雁,傷心不已,正可謂“紅袖啼痕重”,而黛玉,是毫無爭議的“情癡”,她在情榜上的考語,正是“情情”兩字!她后來為寶玉“淚盡而逝”,可不是“更有情癡抱恨長”么?薛、林在《紅樓夢》判詞里,是合在一起寫的,她們的“愛情”對象,均是寶玉,然而,其悲苦的命運,薛、林是一樣的。有誰能說封建時代的寶釵守活寡比“淚盡而逝”死去的黛玉更“幸福”?!
白居易詩句中,《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如果對照紅樓夢,豈不是正好!在紅樓夢里,“紅袖”與寶玉成婚,陰間里的“翠黛”理所當(dāng)然會發(fā)愁。這種“巧合”,不是曹雪芹移花接木、妙手天成又是什么?不是紅樓夢作者誰能想得到,又誰有此本事?!所以,我們能理直氣壯地證明紅樓夢凡例絕對是曹雪芹所為。
附二 白居易《宅西有流水墻下構(gòu)小樓偶題五絕句》
伊水分來不自由,無人解愛為誰流。
家家拋向墻根底,唯我栽蓮越小樓。
水色波文何所似,麹塵羅帶一條斜。
莫言羅帶春無主,自置樓來屬白家。
日滟水光搖素壁,風(fēng)飄樹影拂朱欄。
皆言此處宜弦管,試奏霓裳一曲看。
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
應(yīng)是遙聞勝近聽,行人欲過盡回頭。
獨醉還須得歌舞,自娛何必要親賓。
當(dāng)時一部清商樂,亦不長將樂外人。
關(guān)于紅樓夢主題(下)
前幾天,我在新浪博客發(fā)表了一篇博文,題目叫《關(guān)于紅樓夢主題》,其本意不過是表達我對紅樓夢主題有我獨到的看法。我堅持認為紅樓夢主題是“千紅一哭悼紅樓”,不存在二元、多元,也就是說一個中心。我認為承認多中心其實就是等于承認無中心,這就好比一個省一個國家,政出多門豈不喧賓奪主?那樣,整個省整個國家都要亂套。另外,因為我文章是對我多年前所寫的“千紅一哭悼紅樓”之補充,所以文章極單薄極潦草我也就不在意,因為一在意,勢必冷飯重炒。但為了增強文章說服力,我把甲戌本凡例詩中一句“主題”引入文章。這句“主題”就是“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詩中,“紅袖”指寶釵,“情癡”指黛玉,合二為一乃天下美女全部薄命。
我文章寫得夠精細,拼盡全力、引經(jīng)據(jù)典,證明紅樓夢里“紅袖”是寶釵專屬,“情癡”是黛玉專屬。按理說這可以證明甲戌本凡例乃曹雪芹所寫,更重要的是可以證明紅樓夢主題乃“千紅一哭悼紅樓”。誰知節(jié)外生枝,有紅迷朋友認為這不過是巧合而已。唉,我真是無可奈何欲哭無淚。我心想,人們先入為主的成見一旦鉆入腦子,你要想改變它真是比登天還難!然而,令人慶幸的是這種“巧合”實在太多,并非孤證難憑。
我們看六十三回,麝月所抽花名簽,乃荼麋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而舊詩云:開到荼麋花事了。注云:在席共飲三杯送春。
注意,“開到荼麋花事了”出自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園》詩:
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糜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原詩意謂:梅花謝了,海棠又紅,荼糜花開,花事已畢,莓苔墻上,僅余天棘。
但我們知道,紅樓夢里,妙玉正是梅(媒),因為妙玉住處四周,遍栽梅花。而“海棠”,正是寶湘姻緣,由賈蕓所送。根據(jù)我紅樓夢探佚成果,確知妙玉為寶湘作媒并為之獻身,此正關(guān)合“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睜柡螅瑢毾嬉鼍壠茰?,不久賈府又被抄,賈寶玉在甄寶玉引領(lǐng)下重登太虛幻境,即“登仙”。此情節(jié)發(fā)展,實緊扣“開到荼糜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讀者如果認真仔細地把我的紅樓夢探佚成果對照王琪《春暮游小園》詩,內(nèi)容豈不是嚴絲合縫?我的紅樓夢探佚,有關(guān)寶湘的情節(jié)發(fā)展,故事走向,正嚴格“依據(jù)”王琪《春暮游小園》。難道說這又是巧合而已?這充分證明曹雪芹固有構(gòu)思與王琪《春暮游小園》緊密相關(guān),也充分證明我的紅樓夢探佚成果其成績斐然、不同凡響!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麝月本意實乃鏡子。所以麝月所抽花名簽關(guān)系自己的其實并不多,主要倒是關(guān)系元春命運以及賈府浮沉。換句話說,麝月在此“代表”元春抽花簽!而我們知道,紅樓夢書名之一乃風(fēng)月寶鑒(關(guān)于對麝月花名簽的詳細解讀,請紅友參閱拙文《再探賈元春之死》)。
我的紅樓夢探佚成果還告訴我,探春遠嫁爪哇國,襲人淚灑桃花源。一個是逃到了國外桃花源,即爪哇國;一個是逃到了國內(nèi)桃花源,即紅樓夢里紫檀堡。探春、襲人,她們兩者之間正好是對比、對稱。如若不信,我們看六十三回,襲人抽到“桃花源”后,小說還特意點名讓探春陪襲人喝一盞呢。你看紅樓夢文章有多精細、精巧!
但探春、襲人“桃紅又見一年春”,也就是說她們各自好日子僅得一年,或者一年都不到。道理很簡單,因為世上沒有桃花源。這一點,惜春曲子說的很清楚: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句中夭桃指襲人,杏蕊指探春。她們都沒“把秋捱過”。
順記一筆:探春遠嫁之地乃爪哇國,距探春上船地點南京恰好三千海里。而爪哇國又是無影無蹤之意。所以探春遠嫁爪哇國應(yīng)該是沒有任何疑義的(當(dāng)然探春遠嫁爪哇國的其他證據(jù)還有許多)。
我以上說到探春襲人是什么意思?意思只是說紅樓夢里“巧合”太多,伏筆太多而且又天衣無縫。我們只能驚嘆于曹雪芹藝術(shù)構(gòu)思之極其精巧,而不能隨意用“巧合”兩字來解讀、來搪塞、甚至來自欺欺人。
王根福
2011.3.13
2011.9.5已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