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要自我管理
人為什么要學會自我管理?人要怎樣進行自我管理?這既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門管理科學。
自我管理和他人管理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手段及方法基本雷同。只要了解這些基本原理,就不難實現自我管理的目的。人進行自我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言行舉止、品行素質、知識能力以及如何做事。人們如果能夠明白這各個方面的作用、內容和做法,就懂得了最基本的自我管理常識,就比較容易進行自我管理,也比較容易管理好自己。
言行舉止屬于自我行為管理,基本要求是得體。人只有與人交流、與人打交道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獲,這個過程中人要通過得體的言行舉止使別人認識自己,言行舉止是否得體決定了對方是否愿意與你繼續(xù)交往。人如果不能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就會使人反感,別人反感自己,就不會過多地與自己進行交流、一起共事,同時就不會獲得別人的支持,這樣就陷入了孤立的境界,一個人本事再大與一個群體相比也只是很小的本事。所以言行舉止是個人對外的窗口,必須認真對待,盡可能進行規(guī)范,做一個別人喜歡的人,才會贏得發(fā)展的機會。
品行素質屬于自我綜合管理,基本的要求是仁義禮智信。綜合考量一個人的品行素質,就要從這幾方面進行。無論哪個方面,對個人的發(fā)展和影響都非常大。比如說,一個人不講信用,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別人也不會幫助。
知識能力方面屬于個人發(fā)展管理,基本要求是學以致用,講究技巧。這是指人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運用,堅持把學習到的東西與實踐聯系起來,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系起來。不僅要學會認識規(guī)律,而且要學會利用規(guī)律。
如何做事的基本要求是會決策、有計劃、有步驟。比如說你的一生打算做什么?人生的目標是什么?這是決策,然后要針對決定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
綜上所述,人之所以要自我管理,是因為人要最大化地利用自我潛能和自身資源,以達到過上好日子的目的。而自我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管理包括言行舉止、品行素質、知識能力以及如何做事等方面的管理。
自我管理的“八項基本原則
作為一個管理者,在開始管理別人、行使管理職權之前,首先要學會自我管理,這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和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做好自我管理的要堅持以下“八項基本原則”:
1.目標原則
每個人都曾有一個愿望或夢想,也會有工作上的目標,但經過深思熟慮制定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的人并不多。生涯規(guī)劃的實現,需要強有力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目標的人和沒有目標的認的識不一樣的。在精神面貌、拼搏精神、承受能力、個人心態(tài)、人際關系、生活態(tài)度上均有明顯的差別。通過同學聚會,分析成敗的原因,可明顯的看出這一點。盡可能早定生涯目標并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20年后才不會后悔!
2.效率原則
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生命,這道理誰都懂得。但是,我們每天至少有1/3的時間做著無效工作,在一直浪費著自己的時間和生命!所以,要分析、記錄自己的時間,并本著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實踐中盡可能的按計劃貫徹執(zhí)行。
堅持下來,你會發(fā)現,你的時間充裕了,你的工作自如了,你的效率提高了,你的自信增強了。
3.成果原則
自我管理也要堅持成果優(yōu)先的原則。做任何工作時,都要先考慮這項工作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對目標的實現有什么樣的效用。這是安排自我管理的工作順序的一個重要原則。
與成果關系不大的事,交給別人干好了。
4.優(yōu)勢原則
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優(yōu)勢積極開展工作,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自我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人無完人,你不可能消滅自己的缺點,全剩下優(yōu)點。那你就是神,不是人了。
5.要事原則
做工作分輕重緩急,重要的事情先做。在ABC法則中,我們把A、重要的工作放在首先要完成的位置。在自我管理中,A類、重要的工作就是與實現生涯規(guī)劃密切相關的工作,要優(yōu)先安排,下大力氣努力做好。
6.決策原則
一是決策要果斷,優(yōu)柔寡斷是自我管理的大忌。想好了就要迅速定下來。二是貫徹要堅決。不管遇到多大阻力,都要堅定不移的貫徹到底。三是落實要迅速。定下來就要迅速執(zhí)行,抓住時機,努力工作。
7.檢驗原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自我實踐的目標正確與否,需要實踐來檢驗。要堅持“以人為鏡”,及時收集、征求同事們的意見和建議,檢查自我管理的實際效果。
8.反思原則
自我管理也要定期進行反思。檢查自己的目標執(zhí)行情況,分析自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調整和修正方案。從落實的實際出發(fā),保證自我管理健康地向前發(fā)展。
自我管理的重點在于有效突破自我
只要人生還在,就沒有什么不能放下,沒有什么不可以從頭再來!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不管是面對事業(yè)還是面對人生,擁有了放下的"歸零"心態(tài),才擁有了不斷超越、不斷突破自我!在職場中,"空杯心態(tài)"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使你更快融入職場
這對于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尤其有價值。當你不再把學校的光環(huán)背在身上,就會變得謙遜,弱化自我,強調單位與團隊。這樣的你,不僅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也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東西。
2.使你超速發(fā)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職場中快速甚至是超速發(fā)展,而真正讓我們超速發(fā)展的,不是曾經的"光環(huán)",而是倒空后不斷進取的心。
3.是優(yōu)秀者和成功者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徑
高學歷、成功、優(yōu)秀、名聲和地位,就像給我們鍍了一層金。但也正是這層"金",讓我們不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甚至停止不前和倒退。我們將職場中人分為三種狀態(tài):
第一主動"歸零"。這樣的人,必然會有最大最快的發(fā)展;
第二被動"歸零"。這樣的人,會有發(fā)展,但是發(fā)展的速度和強度會大打折扣;
第三拒絕"歸零"。這樣的人,要么停滯不前,要么倒退,要么成為他人的絆腳石。
如果想有最大最快的發(fā)展,就一定要做主動"歸零"的人!
成功者的十項自我管理
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每一個人都渴望實現夢想,但是最后真正能實現自己目標的往往只有少數人。很多人雖然有勤奮的努力和對目標的赤誠,但是由于對生活缺乏規(guī)劃和對自己缺乏管理意識,總是在付出很多之后收獲卻很少。但有些人因為有科學的自我管理,往往在付出之后便有很多應有的收獲,因此,成功往往屬于善于管理自己的人。每個人可以從十個方面管好自己:
一是目標管理
要樹立堅定理想。找到自己人生的使命感,看看自己生活一輩子能做哪些事情讓世界變得更好。
要學制定目標和分解目標。妥善的制定好自己的長遠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規(guī)劃。
要堅持幾十年只做一件事。學會拒絕誘惑,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自己最適合的領域。
要將服務國家和服務家人緊密聯系起來。將個人的奮斗和國家的強大融合在一起,這樣往往更容易實現個人價值。
二是時間管理
要保持對時間的危機感。認清時間的意義,把時間當做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來對待。
要養(yǎng)成規(guī)劃時間的習慣。在精力最好的時間里做最重要的事情,養(yǎng)成按日程表規(guī)劃工作的習慣。
要掌握好利用時間的技巧。因為自己每一天的價值其實都遠遠超乎你的想象,讓每一天的時間價值最大化。
三是知識管理
要認清知識的價值。21世紀可以不懂英語,可以不會開車,可以不上大學,但必須要懂得經世致用的道理。
要養(yǎng)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經常為自己的大腦充電。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或某些領域的專家。
四是競爭意識管理
要牢記“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對成功保持饑餓感和口渴感,即使在今天也沒有過時。
要養(yǎng)成勤奮、勇敢、吃苦耐勞的習慣。用比別人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
要樹立“行動第一”的理念。努力改變命運的不公,勇敢的迎接變化,告訴自己每天都要“行動,行動,行動!”
五是意志管理
要微笑著面對生活。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砥礪自我,不斷超越。
要擁有堅定的信念。絕不輕易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要學會忍耐和堅持。在孤獨的時候忍耐,在迷茫的時候堅持,在困厄的日子里善待自己,在黑暗的深夜里為自己點一盞心燈。
六是工作管理
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去找那些既感興趣,又能做好,還可以賺錢的事情,把它作為一生的事業(yè)來做。
要樹立“快樂工作”的理念。把用自己的智慧讓別人生活得更好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
要甘愿沉下心來做好一件件小事。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把每一天的該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
七是人際管理
要認識到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明白與人相處是世界上最快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要真誠的去關愛別人。給予別人正能量,就像陽光一樣溫暖別人的心靈。
要學會和別人合作。學會分享和承擔,在同樣的價值觀引導下享受奮斗的樂趣。
要學會寬容。善于克制自己,以德服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八是心態(tài)管理
要有自信心。在別人懷疑你的時候依然堅持,在自己懷疑自己的時候找到力量,要做人群中最優(yōu)秀的那種人,每一天都在創(chuàng)造歷史。
要有積極心。養(yǎng)成正面思維的習慣,要善于把握機遇,做人群中最陽光、最積極樂觀的那種人。
要有平常心。學會淡泊名利,笑對時間紛紛擾擾、起落沉浮,不管世界多么亂,心中總是氣定神閑、穩(wěn)如泰山。
九是品行管理
要做善良的人。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把不傷害別人作為自己做人的底線。
要擁有優(yōu)秀的人品。堅守誠信,懂得禮讓,謙虛謹慎,要有契約精神,學會承擔責任。
十是個性管理
要走自己的路。選擇那些別人還沒走的路,要去做那些別人做不好的事,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出類拔萃。
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要相信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