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賞析】千百年來,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要求變革黑暗現(xiàn)實的理想,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p>
杜甫說“冷似鐵”,如今,后人在表達寒冷的時候,往往也會使用這種感覺。
《峴傭說詩》評價此詩說,后段胸襟極闊,然前半太覺村樸,如“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四語,及“驕兒惡臥踏里裂”語,殊不可學。
《十八家詩鈔》有云:沉雄壯闊,奇繁變化,此老獨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