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思《金瓶梅》
“毛澤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央高層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曾指出,'《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這本書是寫明朝的真正歷史的’”當我看到《光明講壇》上題為《<金瓶梅>與<紅樓夢>合璧閱讀》的文章上的這句話時,我愕然了……
《金瓶梅》怎么會與明朝的歷史扯上關系?它不是一部專門描寫性愛的黃色禁書嗎?回首身后滿滿的書架上,整齊地碼放著我喜愛閱讀的書籍。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占據(jù)了書架的一大部分位置??墒俏í殯]有被稱為“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可與之并列的其余三步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至今仍在世人的心目中熱度不下的情景,真可謂是風光無限,下了銀幕上銀屏,進了書場登舞臺,香遍了國內(nèi),也走進了國外,出盡了風頭,卸不完的神彩??墒恰督鹌棵贰返挠嘘P讀物和一些音像制作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有哪家媒體去進行炒作過它?又有那位教授專家在《百家講壇》上口若懸河地來“說金瓶”“道金瓶”呢?《金瓶梅》就如宋朝名聞遐邇的李師師,色藝絕倫、顧盼生輝,讓人寤寐思之,可想見她的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則要避開明亮的陽光,趁著月色悄悄地潛入她的香閣,就是天下第一人的宋徽宗也不能免俗,創(chuàng)新地使用了“地道”形式與之進行“交流”、“溝通”。周邦彥之流能堂而皇之地與她攜手在公開的場合露面?只因她是供人娛樂、身份低下的女人。 我認為,《金瓶梅》也就是像師師那樣,是僅供低俗者消遣的“尤物”,這種有傷風俗的“尤物”怎能登大雅之堂?
今日上午,我懷著對《金瓶梅》的探究心里,我找遍了學校圖書室里的幾千冊讀物,則尋不到“梅”的芳蹤。我喜愛收藏圖書,除《金瓶梅》以外其它三部奇書的各種讀本我珍藏的都有,甚至連與之有關的讀物我也購來閱讀且視若珍寶。由此看來,我拒絕讓《金瓶梅》進入我的書屋是有一定的社會因素的。
“文史”一詞,是多么偉大以及神圣的詞語,豈能讓這些低俗的“下三濫”玷污?最愛面子的是文化人,明亮的眼鏡片映射出來的是他們睿智、謙和、理性的光輝,誰都想做一個有品位的人,一個高尚的人,有誰愿意做“低級趣味”之人呢?
雖然誰都不在公開的場合談《金瓶梅》,但是《金瓶梅》巨大的誘惑力有誰能抵擋得了呢?越是極力禁止的東西對人的誘惑力就越大。被稱為“毒蛇猛獸”和“大毒草”的《金瓶梅》還是被很多想一睹“芳容“的人們悄悄地領進了深閣中,偷偷地進行著一場“靈與肉的較量。“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在激蕩的心智與《金瓶梅》的對撞中,有些人的思維形態(tài)升華了,也有些人的行為意識沉淪了。
我接觸《金瓶梅》大約是在十多年前。記得那時,我得知我們學校的一個老師在悄悄地閱讀《金瓶梅》后,我一臉的鄙視。“真是庸俗,思想不健康。我永遠也不會讀它!”可是不久的一天,閨蜜神秘兮兮地拿著一包東西來了,她壓低聲音告訴我,這是很有趣的影碟,看了會對提高生活質量,我問是什么好東西,她笑而不答只是忙著把影碟放進DVD里,一陣忙碌過后,畫面上出現(xiàn)了《金瓶梅》三個字,我驚駭?shù)厮南聫埻?,她卻興趣盎然地給我介紹劇情。被她認為“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不厭其煩地在她唾星四濺的口中飛射出來。
我心底的防線終于被好奇心打敗了,帶著一探究竟的心理,我惴惴不安地走進了《金瓶梅》。以前我聽說的傳聞果真不錯,那些不堪入目的刺激人體神經(jīng)的畫面的確能讓那些思辨能力差的人心旌搖曳。整整的幾大張影碟在我“快進”的遙控下結束了,但是我卻沒有找到好友所說的那些所謂的怦然心動的感覺,眼前只是不斷地出現(xiàn)著熊熊燃燒的大火,還有李瓶兒、西門慶等在大火中痛苦的號叫……..這個悲慘的鏡頭至今仍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噼啪噼啪的大火仍在獵獵的西風中熊熊燃燒,呼天搶地、撕心裂肺的哭叫仍在火焰中嚎啕著……
此刻憶之怵目驚心的《金瓶梅》之慘痛的結局,再細細回味主席對《金瓶梅》的評論,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這本書是寫明朝的真正歷史的”,明史與《金瓶梅》有什么關聯(lián)呢?
[ 轉自鐵血社區(qū) http://bbs.tiexue.net/ ] 我打開以前讀《中華全史演義》之明史部分的讀書筆記,從“應運龍興”到“明社為墟”的十幾頁的讀書筆記里,我看到了明朝的荒謬與頹廢,沉淪與墮落,怎不讓人感慨萬千呢?大明王朝的末日與《金瓶梅》的結局都是慘不忍睹的,皇宮內(nèi)那慘無人寰的殺戮與寒光閃閃的劍鋒在悲鳴著一個王朝的滅亡,梅山上嶙峋的怪石與歪脖的枯藤在蕭瑟的冷風中毛骨悚然地看著一段歷史的沉溺。由此看來,主席真是真知灼見啊,他不會為大家?。。。。?!
是誰寫出了這部千古奇書呢?提起那些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之作,我就能如數(shù)家珍般地一口氣列舉出很多名家,可是,連《金瓶梅》的紙頁都沒有觸摸過的我怎能了解該書的作者呢?對于《金瓶梅》大概的故事梗概還是走馬觀花地在影碟中了解的,當時我對《金瓶梅》鄙視甚至敵視的態(tài)度,怎能讓我去關注該書的詳情以及作家呢?今日,受主席思想的影響,我才對它刮目相看,它在我的心目中的形象逐漸地明朗了起來。向主席學習,要用思辨的眼光洞察凡塵間的人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每部杰作都是誕生在作家們繁雜多變的生活之中的,該書的作家也是如此,不然,主席就不會說此書是寫明朝歷史的了。
拿起《光明講壇》,又細讀一遍,“蘭陵笑笑”映入我的眼簾。由此我想到了明史中有關正德年間的事情:最荒淫無度的皇帝朱厚照,
把皇家“吃喝玩樂”的嗜好發(fā)揮到極致,整日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不問朝政,把皇宮搞得烏煙瘴氣,還花巨資重建供自己享樂的“豹房”與“鎮(zhèn)國府”。他忠奸不分,是非不明,任用宦官劉瑾,成為明朝歷史上相當出名的一個最荒唐、最胡鬧的另類皇帝。當朝兵部主事王守仁見劉瑾狐假虎威、無惡不作,誣陷正直朝臣,就向皇上諫言,請求免除朝臣們的“罪責”,結果是召來一陣廷杖,王守仁怕再遭受橫禍,就辭官逃亡鄉(xiāng)下,更改姓名,著書立說了。
離開險惡的宦海,置身于世外桃源進行著書立說不愧為明智之舉。難道他就是“蘭陵笑笑”?王守仁親眼目睹過正德驕奢、荒淫的歷史,親身經(jīng)歷過昏王權杖下的殘暴與專制,親自見證過上天對玩火者的懲罰。為了向世人懸起一面鑒古驚今的鏡子,他可能會用犀利的筆鋒去揭露社會的腐敗,皇室的奢侈荒淫,透析人性的丑惡。
“蘭陵笑笑”與王守仁有沒有關系不重要,重要的是《金瓶梅》帶給我們的思考。
主席能從《金瓶梅》中看到明朝發(fā)人深思的歷史,難道我們就不能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去深思《金瓶梅》帶給我們的正面影響嗎?我們不會忘記十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廈門遠華案”吧,“逍遙紅樓”是不是步入了《金瓶梅》的后塵?看來,《金瓶梅》真的是一部奇書??!它就像一只碩大的金鐘,時刻懸掛在高高的鐘樓之上,它渾厚、響亮的聲音從明朝一直響到如今……
你聽,它清脆的聲音仍在玉宇中回蕩,夜越深,它越是洪亮……
(2013-3-11—20 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