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朱元璋十分悲傷,將一腔厚愛轉(zhuǎn)移到孫子朱允炆身上,有意培養(yǎng)他為接班人。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上皇位,但沒過多久,皇叔朱棣起兵造反,發(fā)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城,成為明成祖,朱允炆不知所蹤。那如果當年朱標沒有英年早逝,順利當上皇帝,朱棣還敢起兵造反嗎?
朱標是朱元璋的第一個兒子,所以朱元璋對他十分寵愛,給他請了很多大儒做老師,后來的眾多兒子的教育與朱標相比,是相差甚遠的。1368年,朱元璋登基稱帝,毫不猶疑的冊封了朱標為太子,還給他找了一個好媳婦,猛將常遇春的女兒。
朱元璋在位中期,開始將政務(wù)分給朱標管理,換成其他人要是敢碰國事,朱元璋鐵定會翻臉的。除了大儒外,朱元璋還讓徐達等人親自教導(dǎo)朱標,期待他能文武雙全,這樣將來可以更好的管理國家。
朱標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待,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眾,在政治上也有著敏銳的察覺力,開始對北方的朱棣進行防范,朱元璋看到朱標有此將王之才,也很欣慰。當時朱標還有一個得力助手,那就是常遇春的妻弟藍玉,藍玉是一個勇猛將才,而且謀略了得,在戰(zhàn)場上朱棣都忌憚三分。
可惜的是,命運愛開玩笑,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大感悲痛。不過按道理,既然大兒子去世了,那皇位人選就應(yīng)該考慮其他兒子,可能是太過疼愛大兒子,朱元璋直接跳過了其他的兒子,封了孫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標去世前夕,名將傅有德、馮勝、湯和和藍玉等都還在,朱元璋也沒打算處理他們,因為他相信朱標能鎮(zhèn)住他們。但是朱允炆與他父親朱標相比則相差甚遠,朱元璋為了讓孫子坐穩(wěn)皇位,開始對朝中猛將來了一輪大清掃,這樣其實為朱允炆埋下了很大隱患。
因此朱允炆即位后,身邊能打的將領(lǐng)幾乎就只有一個耿炳文,反觀燕王朱棣,則是精兵良將,所以起兵造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若是朱標當上皇帝,他本身實力強悍,加之那些名將也會健在,朱棣要想起兵造反,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