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東漢滅亡,曹魏建立。266年,司馬炎取代魏朝,建立西晉,定都洛陽。洛陽從東漢起,歷經(jīng)曹魏、西晉,都是首都。晉武帝司馬炎死后,由于繼任者司馬衷治國無能,晉朝皇室圍繞皇位展開了長期的混戰(zhàn),即有名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從291年開始,到306年結(jié)束,這場持續(xù)了16年的皇室動亂極大削弱了晉朝的統(tǒng)治,民不聊生。與此同時,隨著民族融合的趨勢,匈奴、鮮卑、羯族等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中原,又導致了激烈的民族沖突,西晉的統(tǒng)治風雨飄搖。
西晉末年,匈奴等南遷中原
與此同時,一支匈奴人勢力崛起。304年,匈奴人劉淵以復漢為名,在山西的左國城即漢王位,建立漢國。308年,劉淵正式稱帝,309年遷都平陽。昭武皇帝劉聰即位后,加緊了對晉朝的攻勢。
匈奴漢國太祖劉淵
310年,為了緩解洛陽的危急局勢,西晉掌權(quán)者東海王司馬越率領(lǐng)西晉軍主力進攻漢將石勒,311年,司馬越在河南項城前線去世。所屬軍隊在太尉王衍的帶領(lǐng)下,送司馬越的靈柩回到東海國(今山東郯城北)。結(jié)果,十多萬晉軍行至寧平城,被石勒率領(lǐng)的漢軍騎兵包圍,在漢軍猛烈的攻勢下,缺乏統(tǒng)一指揮的晉軍大亂,全軍覆沒。
此戰(zhàn),西晉王朝最后的主力全軍覆滅,晉朝36個王被漢軍俘殺,史稱寧平城之難。接著,漢帝劉聰派劉曜和其子河內(nèi)王劉粲領(lǐng)兵進攻洛陽,與石勒會師并在澠池擊敗晉將裴邈,都城洛陽外圍的3萬晉朝守軍覆滅。漢軍開進洛陽城,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和剩余的王公大臣,將他們擄到漢國都城平陽,史稱永嘉之亂,西晉險些滅亡。
洛陽陷落、晉懷帝被擄走的消息傳來,在長安的晉朝大臣擁立駐守長安的秦王司馬鄴為太子,監(jiān)理朝政,并在懷帝被殺后立司馬鄴稱帝,延續(xù)了西晉命脈。316年,漢帝劉聰下令進攻長安,晉朝在中原已經(jīng)無兵可調(diào),晉愍帝司馬鄴降漢,西晉亡。司馬鄴后來也被漢帝劉聰殺害。
西晉亡國皇帝司馬鄴,去世時僅18歲
劉淵建立的漢國,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反抗晉朝,展示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并最終顛覆了晉朝。但有意思的是,這支劉姓皇族是漢化的匈奴人,與西漢東漢的皇族并沒有多大關(guān)系,打著復興漢室這個幌子其實也是為了爭取百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