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吳茱萸湯(張仲景) 吐利寒厥①。
(《傷寒論》)
【歌訣】
吳茱萸湯人參棗 重用生姜溫胃好
陽明寒嘔少陰利 厥陰頭痛皆能保
【詞解】①寒厥:因陽氣虛衰又有寒而引起的四肢逆冷。
【組成】吳茱萸一升(6g) 人參三兩(9g) 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上4味藥.水煎分三次溫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1)胃中虛寒(陽明虛寒)。癥見食谷欲嘔,
胸膈滿悶,或胃脘痛,吞酸嘈雜。
(2)少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
(3) 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沫等,均見舌淡苔白滑,脈
細(xì)遲或弦細(xì)。
【分析】胃中有寒為本方的主證。胃氣虛為本方的兼
證,少陰腎寒、厥陰肝寒也為本方的兼證。胸膈滿悶為次要
癥狀。故方中用味苦辛,性大熱的吳茱萸為君藥,既可溫胃
散寒止嘔,又能溫肝降逆,還可溫腎止吐利。重用生姜溫胃
散寒,降逆止嘔,以助君藥溫胃散寒,下氣降逆之功,為臣
藥。人參、大棗能補脾益氣,以復(fù)中虛,共為佐藥。四藥相
合,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