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租房的苦衷千百種,但是還是有一些好處。你是喜歡老城的歷史感,CBD的時尚與先鋒,還是創(chuàng)意園區(qū)的文藝范兒,這個還是可以選擇下的。
今天的案例就來自廣州的紅磚廠創(chuàng)意園,是無數(shù)文藝青年向往的地方,一對好基友在這里構(gòu)筑屬于他們的文藝夢想。
這間70㎡的房子就是上世紀80年代玻璃廠的老舊家屬樓,兩房一廳。土黃色木板包的門框以及同色木門大概是那個年代標志性的裝潢風(fēng)格,還有就是笨重的家具,整個一個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視感,但是緊靠創(chuàng)意園,就近有地鐵出行很方便,還要啥自行車啊~
文青的改造就不是跑跑宜家這么簡單了,一定要用從各種地方“撿”的材料DIY,只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家。
舊家具也盡量改造,像這個大衣柜,拆掉難看的推拉門,掛個簾子就可以變成開敞式衣柜。
用黑色貼紙翻新后,完全成為了一件新家具。
又笨又重的床扔了,換了一個舊柜子,重新刷了床頭,獨一無二的新床就這么誕生了。
撿來的柜子,用丙烯刷出了幾何圖案,這個藝術(shù)邊柜不錯吧!
實木的三人椅用白漆刷了一半,留了一截原本的土黃色,就要這新舊碰撞的感覺,做的時候腦子都是美術(shù)館的藝術(shù)品樣子。
玄關(guān)▼
入口的過道很窄,鞋盒塞在長條桌子下,索性兩個男人也沒有多少雙鞋,其他的空間擺滿植物,花器嘛都是撿來的泡菜壇子、廢棄的鐵盒什么的,這個小小的空間就變成一個入戶小花園,每天回家的心情都特好。
廢舊的老式縫紉機在這兒變成了裝飾品,還有鐵皮糖盒也刷白了種了肉肉。日常熟悉的東西變身后,就會產(chǎn)生出一種莫名的美感。
客廳&餐廳▼
難看的門以及門框都刷成了白色,枯樹枝隨手掛了塊手工布、還有零星的羽毛,撿來的陶罐也插了錯落的枯樹枝,竟然比鮮花還有味道。家里這么重新布置后,房君覺得還真有點美術(shù)館的趕腳呢~
刷了一半的椅子,重新做了坐墊,買了靠墊,大家還能認得出嗎?竹筐也刷成了白色,種上了天堂鳥。在白色窗紗的映襯下原本難看的金屬防護窗都顯現(xiàn)出古典的神韻!
從咸魚花200元買的二手西門子冰箱。裝飾畫是屋主某天清晨突然心血來潮畫的,那個曼妙的背影大概是他未來女友的模樣吧。
看著很高檔的餐椅也是從咸魚買的,160元四把,超級劃算。
一間臥室▼
兩間臥室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這間很溫馨,給人暖暖的感覺。臥室的地板都貼了木紋的地板貼,家具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蒙上好看的布以后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墊倉板做的雜志架,枯樹枝做了個掛衣桿,還有竹筐做了收納,這些都沒花一分錢,厲害吧!
自帶文藝范的小帳篷,是屎丸大人的寢宮~~旁邊的柜子就是之前改造的那個大衣柜,還能認得出嗎?
這位就是住小帳篷的愛裝深沉的主人~
另一間臥室▼
這間臥室的風(fēng)格偏向理性,看出兩位好基友不同的性格了吧~
實用又好看的置物架和文藝范兒的圓形砧板都是從玻璃廠撿回來的,洗刷干凈后透著質(zhì)樸的氣息,好用也好看。
之前改造的小邊柜放在書桌旁,可以收納圖書和一些常用的資料。
小圓凳充當(dāng)了床頭柜,小巧不占地兒
馬桶后面的死角也要美美的,
屋主種了苔蘚和石斛,
每日都期待看到它開花時的樣子!
馬良刷新
即刷即住,省力更省心
馬良原創(chuàng)案例:
廣州中信君庭丨除霉加防水 為八零后小夫妻一次解決所有墻面問題
刷新課堂:
刷新講堂第九課:二手房刷新正當(dāng)紅,注意事項少不了
刷新講堂第十課:你不刷墻,是因為不知道墻面問題的危害有多嚴重吧!
第十五課:關(guān)于墻面的自我考察,看看你的墻到底需不需要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