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行游記之八:
媽祖,聯(lián)合國授予的“和平女神”
(廖時權(quán))
澳門文化中匯集了最西方的元素,同時也保持著最傳統(tǒng)的東方文化??锤鱾€廟宇中盤香裊裊,仿佛都在訴說澳門那蕩氣回腸的歷史。
澳門最具華夏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的,莫過于已逾500年歷史的媽閣廟,它是澳門三大古剎(媽閣廟、觀音堂、蓮峰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名勝古跡。所以,包括媽閣廟前地在內(nèi)的澳門歷史城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先有媽閣廟,后有澳門城
400多年前,葡人從媽閣廟附近上岸后,問當?shù)鼐用瘢骸斑@是什么地方?”因為語言不通,當?shù)厝嘶卮鹫f這里是“媽閣”。葡人誤以為“媽閣”就是這里的地名,于是葡人把“媽閣”稱為“MACAU”,譯成中文就是“澳門”。這一歷史性的誤會一直沿用至今。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也說:“MACAU不是我的真名?!卑拈T民間也流傳一種說法:“先有媽閣廟,后有澳門城”。
媽閣廟位于澳門東南邊,臨山靠海,在古柏蒼松簇擁之中,一片金碧輝煌的中國古典建筑十分醒目。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門前石獅守護,閣內(nèi)寶塔層迭。廟門上橫額鎦金楷書“媽祖閣”三字,兩邊是“德周化宇,澤潤生民”的對聯(lián),贊頌了媽祖娘娘對生民的庇護神力。
媽祖閣俗稱天后廟,相傳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媽,能預言吉兇,死后常顯靈海上,幫助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福建人遂與當?shù)鼐用窆餐诂F(xiàn)址立廟奉祀。
進廟門,入牌坊。有一“石殿”,內(nèi)供媽祖娘娘石像,兩邊有一副對聯(lián)“顯跡湄洲山三十六天齊勝概,流芳東粵甸百千萬載壯威光。”從對聯(lián)的意思中可以看出。這里所供奉的媽祖娘娘來自福建莆田湄洲。
清朝乾隆初年有《澳門記略》一書,對媽祖閣的記述中說到:“相傳明萬歷時,閩賈巨船被颶,殆甚。俄見神女立于山側(cè),一舟遂安。立廟祀天妃,名其地為娘媽閣。娘媽者,閩語天妃也?!边@個故事雖然并不新鮮,但是卻清楚地說明了這個廟是福建人建造的。
廟門口有一對石獅,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內(nèi)一塊名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桿上掛著一面寫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據(jù)考,是記載400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來澳門途中遇到風浪,幸得媽祖相救、轉(zhuǎn)危為安的故事。廟后的石壁上,有多不勝數(shù)的摩崖石刻,是歷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騷客的手書。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間,有石階和曲徑相通,四周蒼郁的古樹,錯雜的花木,縱橫的巖石,把園林的幽雅和古廟的莊嚴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顯得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極富民族特色。
東方“和平女神” 庇福全球華人
由于媽祖擁有博大慈愛的襟懷和救苦救難的高尚品德,人們?yōu)榱吮磉_對她的崇敬,一千多年來賦予她諸多神奇的色彩和美麗的傳說。中華兒女也從媽祖的傳奇故事中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看到了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光彩。
經(jīng)過千年的演繹,媽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媽祖也是海峽兩岸及全球華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20世紀80年代,聯(lián)合國授予中國媽祖“和平女神”的稱號。
1998年10月,在澳門最高點,路環(huán)島的疊石塘山頂,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媽祖雕像,雕像高19.99米,象征澳門1999年12月20日重回祖國懷抱。這尊媽祖雕像由120塊漢白玉石相嵌而成, 其中媽祖臉部由一塊完整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媽祖雕像重達500多噸, 全身晶瑩潔白,而容顏慈祥溫和,遠眺澳門海面,猶如時刻深情地關(guān)注著澳門。她矗立在澳門的最高點,因此,無論從海面或還是陸地,都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