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在生長期間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葉斑病
多發(fā)生在葉部。病初在葉片上產(chǎn)生褐色斑點,逐漸擴展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部變薄,且成褐色透明狀,斑上生出黑色顆粒狀物。病原體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一般5-6月發(fā)生,7-8月為發(fā)病盛期。
防治方法:
1、及時剪除病葉并銷毀。
2、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3、病初噴70%樂克600至800倍液,7-10天一次,或65%代森鋅600-800倍,或1:1:100的1%等量式波爾多液。
煤煙病病初葉片上出現(xiàn)暗褐色霉斑,逐漸擴大形成黑色煤煙狀霉層。此病由蚜蟲、介殼蟲的排泄物引起細菌孳生而造成。
二、莖腐病
該病發(fā)生在莖基部,初期病斑為褐色斑,水漬狀。病斑縱向擴展成條斑狀。邊緣暗褐色,內(nèi)灰褐色,后期病班組織腐爛縱裂,并出現(xiàn)黑色粒狀物。該病在溫室養(yǎng)護期內(nèi)會常年發(fā)生,尤以早春嚴重。室外養(yǎng)護時8-9月份也有發(fā)生。在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這種病害。
防治方法:
1、花卉上盆時,可用0.2-0.4度的石硫合劑噴灑;
2、可用70%的托布律600-1000倍液涂抹病斑或涂枝干,或用福美雙500倍液,效果也好。
三、葉螟
茉莉葉螟是茉莉的主要害蟲之一,它以幼蟲食害茉莉的葉、花蕾、小枝及新梢。小枝皮被食后即枯死,幼苗被害后即死亡,嚴重影響茉莉花的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清除植株上的枯枝和地上的落葉,集中燒毀;適當疏葉,以利通風;及時人工捕捉并殺死葉片上的卵、幼蟲、蛹。
2、在茉莉生長期間,可用5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6000倍液噴灑,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四、白絹病
茉莉白絹病是茉莉最嚴重的一種病害。發(fā)病嚴重時,造成植株枯死,影響產(chǎn)量很大。癥狀發(fā)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莖基部。病莖基部暗褐色,其上長有白色絲絹狀菌絲體,多呈輻射狀,邊緣尤其明顯。后期,在病部結(jié)生許多茶褐色油菜籽狀的菌核。天氣潮濕時,菌絲體會擴展到根部周圍的地表和土隙中,也結(jié)生有菌核。后期,受病植株的莖基部完全腐敗,并導致莖葉萎蔫,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株殘體,集中銷毀,均勻噴灑“護樹將軍”消毒殺菌,防止病毒復制和感染。加強管理,嚴格檢疫。
2、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50%代森銨10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適量“新高脂膜”,均勻混亂和后灑施于植株莖基部及其周圍土壤,隔7-10天后再灑施一次,農(nóng)藥增效達300%以上,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病菌,抑制病害蔓延。
3、生物防治。利用抗生菌防治茉莉花白絹病有良好的效果。先培養(yǎng)好木霉的菌種,然后混合到滅菌過的麩皮上,配成木霉制劑。木霉制劑使用時,再與細土均勻混合施到土壤中,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促使木霉在土壤中大量生長和繁殖,以抑制白絹病菌的生長,從而達到防病的目的。
五、褐斑病
發(fā)生本病時,在幼嫩枝葉上出現(xiàn)褐色圓形病斑,葉片、花蕾、枝條漸漸萎垂變黑,枝條皮層干枯剝裂,體內(nèi)輸導受阻,病部向上、下及向內(nèi)部擴展,致使植株枯死。一年中以4-6月及9-10月發(fā)病最重。夏季高溫、多雨、悶熱天氣,蔓延較快。病原菌為半知菌。
防治方法:
1、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
2、合理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及時剪除病枝葉并焼毀。
4、發(fā)病植株,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六、朱砂葉螨
朱砂葉螨又名棉紅蜘蛛。它能為害許多花卉和許多溫室植物。茉莉就是常見的受害花卉之一。被害花卉的葉片初呈黃白色小斑點,逐漸變紅后擴展到全葉,造成葉片卷曲,枯黃脫落。此蝸發(fā)展很快,危害嚴重,影響花木的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法:
冬季除草清理花圃,并在圃地灌水,可以消滅越冬蟲源。在紅蜘蛛發(fā)生危害期,可用40%的三氯殺瞞醇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三氯殺蝸礬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1次,噴2-3次即可,效果較好。噴藥時,應(yīng)對葉背面噴,并注意噴灑植株的中、下部的內(nèi)膛枝葉。
此外,還有白絹病等病蟲害,具體方法可根據(jù)部同的情況來防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