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道理反之亦然。沒錢的時候,其實也可以感受用錢的樂趣:讓人家找你陪他用錢;讓人家肯為你花錢;讓人家把錢直接花在你身上;讓人家有你才
感覺到用錢的樂趣!所以你一樣可以用到錢。誰說一定要有錢才可以用錢?
好了,既然有錢、沒錢都一樣可以用錢,我們就可以來談“用錢”這件事。
盡管有錢的
人才有“不肯用錢”的毛病,沒錢的人只煩“沒錢可用”的窘境,但是“用才是錢”這個準則卻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有錢的人若是不用錢,便無法發(fā)揮錢的功能,也不能體會錢的存在。他人無法取得你釋出的金錢,他人也就跌入缺錢的循環(huán)里。同時,錢也失去了交換流通的
價值。那是死錢,只能等著貶值、被繼承、遺失或被竊取。
而沒錢的人若是不用錢,則金錢的觀念就會走進死胡同之中:窘困導致節(jié)省,節(jié)省顯示窘困,窘困阻擾開源,無法開源就會更形窘困。惡性循環(huán)的結果,只有更窮。所以當景氣遲滯的時候,才會有所謂“增加公共
投資”以刺激景氣的做法。錢,是需要被
激勵、被鼓舞、被炒作,才會活潑興盛的。
我在前章已經(jīng)說明了:有支配金錢的能力,就是有錢。其實這一點你只要看你自己家里就知道了。老爸通常比較有錢,因為他可以叫兒子付錢。老婆通常比較有錢,因為他可以讓老公付錢??蓻]有聽說過誰存折里、誰名下的錢多就管用——那只是“人頭”。誰能動、誰能用、誰說了算,這才管用,就這么簡單的道理。而“支配”二字,就是“動支分配”,也就是“用”。所以“用才是錢”。
第四檢查點:“大用小錢”
“做
生意的75萬,如果你舍得,請別吝嗇給
孩子買個400塊的好書包?!?br> 所有小錢都別省!過去你常常提醒自己要節(jié)省,但是人都會犯一個通?。菏∷划斒。医^對都先省容易看見的。什么花費容易看見?一定是小錢容易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