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與明心見性《二》
有人問:學(xué)佛人怎樣才能入到佛法里去?
達摩祖師說:入道多門,不離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這與佛經(jīng)中的聞、思、修暗合。眾生開始時不了解佛法,所以必須先宣說佛法,這是一般的理入。聞思佛法后,再依法門修持;修持一段時間后,逐漸行入佛法、通達佛法;這是一般的行入。理入與行入二者不是絕對的先理后行,有的人先理入,后行入;有的人先行入,后理入。我修行最初十年一部佛經(jīng)也沒讀誦,那時(whdgm后期)沒有佛經(jīng)。只能先行入,后理入。行入以后,再讀誦佛經(jīng),一讀就懂,兩不耽誤。有證悟以后,讀誦佛經(jīng)立即就明白;沒有證悟前,怎么讀誦也不明白。佛法的真含妙義被文字掩蓋住了,沒有真功夫,內(nèi)含就顯現(xiàn)不出來。理論有很多法義,也很深妙;但不是自己修證而得,只能是從理論到理論,鸚鵡學(xué)舌。最實在的行入方法就是靜坐念佛,坐一個小時是一個小時,沒靜坐念佛就僅是理入。理論再高,沒一日靜坐,沒有修持,還是在研究理論,做西行的準(zhǔn)備工作,如螞蟻啃西瓜,盡在皮上轉(zhuǎn)。
有資料這樣記載:中國有位茶師隨師父去日本,作師父的侍者;他雖然不會武功,卻要穿日本武士服。一天,有位日本浪人要與他決斗。他不能說自己不會武功,就到中國人開的一家武館,找武師幫助研究對策。武師說:“你是位茶師,就給我沏一壺茶吧”。他想這也許是最后一次沏茶,好好沏吧。于是就認認真真,有條不紊地一步一步做。武師見此說:“你不用死了,能贏了。決斗時你就這樣有條不紊地做,就可以了”。他赴約時,穿著武士服,腰間佩劍,非常從容。時辰一到,日本浪人把劍一舉,可是他沒理會,有條不紊地把帽子摘下來,衣服一件一件脫下擺放好,最后把劍往天空一舉,心想這回完了。可是日本浪人見狀,直接給他下跪,說他舉止從容,修為高深莫測,主動認輸。實際上,茶師就是擺個花架子?,F(xiàn)在一些人容易被理入誤住,不去行入;就敗在擺花架子上。
禪宗修行理入的人,都是凈心修觀;既心無分別善惡、凡圣諸想;又心寂然無為,空無人、我、眾生、壽者諸相,逐漸禪入定觀三昧;修行行入的人,是轉(zhuǎn)苦受的報怨行,是轉(zhuǎn)順逆的隨緣行,是轉(zhuǎn)相有的無所求行,是轉(zhuǎn)垢取的利他行。
現(xiàn)在一些小乘人說“有身皆苦”。身體是苦源之本,沒有身體什么事也沒有了。道家講,唯有吾身,身不自由。大乘人說,有身樂則心樂,有身喜則法喜;有這個身體,才能學(xué)佛修道。同樣一個身體,大乘人與小乘人和外道的觀點都不一樣。達摩祖師說,這個身體重要,而不執(zhí)著于這個身體?,F(xiàn)在有的人說,達摩祖師都提倡這個身體重要,這個身體是實有,心與性識是虛無。諸位要明白,執(zhí)著身苦,不發(fā)菩提心是煩惱障;執(zhí)著身有,不修持佛法是報障;執(zhí)著身想,不善行為惡是業(yè)障。在身有報障中,既含煩惱障,又含智障(也稱知見障)。諸障不除,心也明不了,性也見不著。
達摩祖師說:以心印心、不立文字。
有人一聽,就說不用讀誦佛經(jīng)了。我與諸位講,佛的真法都不立文字,代代相傳;承傳下來的,任何佛經(jīng)上都沒有。佛渡阿育王即身成佛,能在佛經(jīng)上找到阿育王得什么法嗎?文殊菩薩渡龍女成佛,能在佛經(jīng)上找到用什么法渡的嗎?真法都脫離文字。法法平等,沒有高、低、上、下之分。而人心卻千差萬別,業(yè)報因緣又種種般般。達摩祖師說的不立文字是真法;是有大因緣者心得,是有大福報者智成。
佛經(jīng)教人明法理、增法益、得戒益,教人知見覺不同智慧境界等。而不立文字之法是以心印心,心行之法;不要被法相迷住。
達摩祖師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現(xiàn)在的一些人認為,我心是佛,我就是佛。這里,達摩祖師是對性說的,我心里存有佛性,佛性存于心中;離開自心外無佛性,離開佛性外無自心。佛性覺而不迷,具足功德;只是被無始劫來無明覆蓋。所以,要明白法理實相。知實相而苦修,苦盡則甘來,甘來則明心,明心則見性,見性則成佛。有證悟的人明白,實相是修證過程。
達摩祖師說:佛不度佛,佛不讀經(jīng),佛不犯戒,佛不持戒,佛不做善惡,見性是佛。
佛不度佛,就是佛度我們的心,不度我們的自性。我們用佛法修持,去掉心里的雜染,增長心里?;酃Φ?,達到了見佛性。見性是佛,就是我們的自性佛,一旦發(fā)揮自然功用,立刻就明了心發(fā)揮的必然功用;未見性前是心識之必然藏裹性識,見性后性識之自然空無心識。佛不度佛,不要誤解為釋迦牟尼佛不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度藥師佛;我是佛,不須佛度;人人是佛,不須我度等。自性佛不需要讀經(jīng),自性佛不需要持戒,自性佛也不能犯戒,自性佛既不能做善、又不能做惡。
今天有人請法說:“我的業(yè)報這么重,還能不能成佛道?”我講:你的性上沒有業(yè)報。那一頁翻過去,從當(dāng)下開始,依法修持,隨著福慧的增長,身心的業(yè)報自消;福慧增長消業(yè)如烈日化雪,頃刻即無;否則,以業(yè)消業(yè)如斗量海水,劫盡無休。依法修持是回過頭來明心見性;首先,要明我們體內(nèi)的三界心,用智慧光明,去除見、思二惑;然后,要見三界外十地菩薩性,用功德具足見,等覺、妙覺、佛無上正等正覺。
有人問:念佛能不能成佛?
達摩祖師說:念佛得因果,誦經(jīng)得聰明,守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
我講過念四字洪名只是因緣循回,種善根而已。達摩祖師說法是,念佛不能成佛,當(dāng)時是這樣,現(xiàn)在是這樣,將來也是這樣。思維念佛,五蘊熾盛,還是沒有功德超出三界。所以,一定要知道,念佛只種善因。只有戒修結(jié)合,念行統(tǒng)一,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積功累德,凈念相繼,才能出離三界,才能在十方凈土成佛。誦經(jīng)得聰明;即執(zhí)著諸相,不修禪觀,不悟空理,只能是誦經(jīng)為因,聰明為果。若想誦經(jīng)得法益,就要離相受持,才能轉(zhuǎn)聰明為智慧。守戒得生天;即戒能增福,修能增慧,戒修結(jié)合,?;弁?;如鳥雙翅,比翼齊飛。否則,空福無慧,空慧無福。布施得福報;即身命財布施,為心外布施,只能得人天福報。只有法布施,為心內(nèi)布施,才能增長功德。外財來自于福德,內(nèi)財來自于慧德,二者結(jié)合,才能功德圓滿。要相信達摩祖師是實語者,如語者。
有人問:什么是善知識?
達摩祖師說:見性者為善知識;法中無我,可以做善知識。
善知識是眾生超凡入圣的引路人,惡知識是三途業(yè)報的引領(lǐng)者。證得法中無我,了見性中真我,可為眾生的善知識;否則,不夠善知識的標(biāo)準(zhǔn)。能稱得起是善知識的人,一定要明心見性,證悟到人、法二空,得無生法忍。為眾生說法,用自己的實證悟語,講出了義佛法,讓人一聽就懂;用最普通、最簡單、最直接的悟語,讓人懂了就能行做。傻子行做能成就,科學(xué)家行做也能成就。所以,善知識是見性之人,講的是見性之法,什么人都可以去行做。沒去行做,就不能成就。善知識還應(yīng)具足,說什么法都能說出真諦,都能釋解真實義理,聞?wù)呤芤妗?/p>
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星比丘,能誦十二部經(jīng),墮落輪回。有人問達摩祖師,這是怎么回事?
達摩祖師說:由于這位比丘沒有證悟人、法二空,執(zhí)著相想諸有,只能讀誦經(jīng)文,以文解義,與佛為怨,必墮輪回。
用今天的話說,套用佛法,套解佛法,生搬硬套,空無智慧,自己覺得世智聰明,實際是愚人。因為證悟不靠華麗的語言、動聽的音聲,而是憑是否有證悟境界。善星比丘能誦十二部經(jīng),也走不了;佛住世時如此,現(xiàn)在也如此。由于讀誦佛經(jīng)是有為法,落到思維中,靠思維出不了三界。而證悟脫離了思維,依明心見性,靠福慧超出三界?,F(xiàn)在還有人研究這部經(jīng),讀誦那部經(jīng),就不去持戒修行,還相互攻擊;這不是愚人是什么?自負因果去助他人成道。
達摩祖師說:生死事大,不得空過。
一些人就不明白,什么是生死事大。人是階段生滅,隨業(yè)流轉(zhuǎn);一失人身,萬劫不復(fù)。既然身體難得,就要愛護這個身體,要好好利用這個身體,了去前世業(yè),戒修今世道,成就來世樂。不利用這個身體修道,別的身體還能修道嗎?那如何能不空過呢?達摩祖師說,一定要尋善知識,在其引領(lǐng)下修行,即身成道;否則,盲修瞎練也是空過。有人會說,我也信佛,也供佛啊,怎么說我沒找善知識而空過呢?明確地講,信佛只是種善根,還得隨業(yè)入輪回,入輪回就有墮三惡道的那一天。如果只是找到了善知識,沒有得到戒益、法益,還是佛法不現(xiàn)前,不得成佛道。人不得戒法而行,也是空過一生;不能了生脫死,還在輪回之中,享受完人天福報后,又會墮落三惡道。只有找到善知識,依法而行,離想離相,勤修苦學(xué),即身成道,才不空過。否則,說法如云,你說、我說、他說,盡是魔說。這個世界上最終只有二種人,一是涅槃人;二是地獄人。同時,若師是魔,則弟子是魔民,共墮生死海,另入魔界,為魔王眷屬。若師講法近似魔說,不能明心見性了知本源,不能依法了義究竟無為,會將其追隨者,統(tǒng)統(tǒng)領(lǐng)到魔道上去;因緣是依魔說,非依佛說。我釋解《妙法蓮華經(jīng)》時講,若沒證到人、法二空時,最好不去評論,因果太重;否則,以文解義,謬說、邪說,皆為魔說。佛法不是亂說的;說法要說出佛的正法,說出佛法真實義理,這才是依佛法,依佛說。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法而戒行、依法而修心、依法而證悟、依法而釋解。
有人問:行六度萬行,能否成佛?
達摩祖師說:不能。
為什么不能?有得即有為。一些人說,達摩祖師說過,修六度萬行不能成佛,佛經(jīng)怎么教人修六度萬行呢,六度萬行還是大乘法呢?對于這些人,我講,佛法是好的,到他那里成垃圾了。為什么行六度萬行不能成佛?行六度萬行是修學(xué)佛的方法,是外在的,是為證悟服務(wù)的,是為成佛服務(wù)的。誰去成佛?我們的性是佛。我們是利用六度萬行,在世間行做,修持,積功累德,除掉心的雜染,我們的性自然是佛。世間法是相對法,人行六度萬行是有為的;即相非相,心行六度萬行而又無度無行,才是出世間的無為法,才能成就佛道。我們要明白,我們的自性才是真正的本源;現(xiàn)在的世間,有佛非人,佛入涅槃;有人非佛,未來佛尚未示現(xiàn)。我們還要明白,不是直指人心就不再行六度萬行,而是行菩薩道的人必須行六度萬行,還要一點不能差。行六度萬行而不執(zhí)著行,是心行而不是掛在嘴上行;一切行做中自然符合六度萬行,這才是真正行六度萬行。不要一聽六度萬行是有為的,就不行了,那是大錯特錯!我們?nèi)粢磥硪娦猿煞?,必須通過行六度萬行,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這些都是為見性成佛增加功德,是外在的,不是內(nèi)里的。內(nèi)里的是自性具足,外在的就是修心。這和佛經(jīng)說的不對立,是一回事,是一致的。
有人問:佛持不持戒?
達摩祖師說:佛不持戒,也不修善惡,不精進,不懈怠,因佛是無作人。
這時有人就說,釋迦牟尼佛沒持戒也沒修善,沒精進也沒懈怠,無作人也就沒什么事。這么理解,謬誤!達摩祖師這里說的“佛”,指的是自性佛,自性佛不用修善,也不作惡,不用精進,也不懈怠,無作人是自性而不是指釋迦牟尼佛。自性是無求無貪的存在,不能用諸相有、諸想有妄測。我們學(xué)佛人,把自性修出來,才是真的修出來;見性是心向內(nèi)求,而不是心向外求,更不是生搬法相往釋迦牟尼佛身上硬套。釋迦牟尼佛為一大因緣故示現(xiàn)世間弘法度眾生,能說無作嗎?不要理解成,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不修善,不持戒,不精進等,那就謬了。雪山靜坐六年那不是精進嗎?其它也是此理。這些雖然是理論問題,但也要明白實相;否則,會墮落到魔子魔民那里去。達摩祖師所說是佛說,而不是魔說。
達摩祖師說:佛不是佛,莫作佛解。
釋迦牟尼佛的身體也示現(xiàn)涅槃,不要著佛相。達摩祖師所說與佛說的“以色身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一理。佛都這么說法,肉身是不常住的。確切地講,在出世間,一個佛字,都為名相,自性是佛。但人要修證,心識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圓成佛道;從一地到十地菩薩要積聚無量功德,因地發(fā)愿,然后報身在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身體中,證得報身佛體,這都是真實的。那是宇宙之所成就,無以倫比。真正的報身佛是自性做,報身佛是真實的成就。不往下講,往下講恐一些人心生疑惑。達摩祖師說的法是為破眾生相而說,不要著佛相,不要只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人。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入涅槃,是讓眾生不起攀緣心,放下執(zhí)著想,要利用這個身體修自已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