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其實他這個人不僅有能力,也善于揣度人心。朱元璋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十分的篤定,他所挑選的太子朱標是嫡長子,而且仁厚慈悲,這些都是朱元璋很喜歡的??墒侵鞓诉@個人也有一些缺點,就是膽子太小,他太懦弱,朱元璋擔(dān)心日后朱標無法服眾。為此,朱元璋就找來一頭牛,然后將這頭牛車裂,讓朱標在旁邊觀看,據(jù)說,朱標在這次之后就大病不起,后來就過世了??梢娭煸爱敃r為了讓朱標試膽是下了功夫的。朱元璋對太子都如此,對大臣自然更加不客氣,也對大臣有所猜忌。
有一次,朱元璋要宴請功臣,當時正趕上馬皇后過生日,所以就借著這個由頭,在宮中宴請大臣。在場的都是對明朝有功的大臣,他們進宮的時候都很風(fēng)光,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吃飯可沒有那么簡單,朱元璋是另有目的。朱元璋看到大臣們都在場,就讓人上菜,可是端上來的菜都是素菜,根本就沒有什么葷腥,大臣們看了之后面面相覷沒有人動筷。大臣們不吃自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他們沒有想到,畢竟這是馬皇后的壽宴,誰會想到端上來的都是水煮菜一樣沒有食欲的菜肴。第二他們吃慣了山珍海味,早就對這些粗茶淡飯不感興趣了。
朱元璋看到大臣們都不吃,就讓人再上菜,而這一次上的菜讓劉伯溫出了一頭汗。因為朱元璋讓人上的三道菜都暗含深意,第一道菜就是清蒸燕窩,這道菜在劉伯溫看來就是六個字“飛鳥盡良弓藏”。其余兩道菜是兔肉和狗肉,很明顯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劉伯溫早已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而大臣們看到這些美味佳肴都馬上吃起來,根本就沒有在意究竟在吃什么。宴席結(jié)束后,劉伯溫就提出要告老還鄉(xiāng),后來有人詢問劉伯溫為什么要這么做,劉伯溫就說明了緣由,他還推斷朱元璋馬上就會開始誅殺功臣。
其實朱元璋第二次上的三道菜確實有誅殺功臣的含義,第一次上菜他是想要看看這些大臣還能不能吃苦,結(jié)果朱元璋發(fā)現(xiàn),這些大臣都已經(jīng)不復(fù)往日了,所以已經(jīng)下定決心要殺掉他們。后來確實有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除掉了,朱元璋作為統(tǒng)治者,還真的是手段殘忍又毒辣。